暑假開始,社交網站不乏帶着爸爸/媽媽去旅行的親子照,帶小朋友去放電固然是家長們的暑假第一任務,其實香港有很多珍貴的郊野公園,帶小朋友郊遊,一定比留他們在家玩電玩來得有益,今次帶大家去非常近市區的城門郊野公園,尋找非常聞名的白千層,打卡一流。
遠足路線 適合初哥與高手
城門郊野公園是香港首批劃定的郊野公園之一。城門水塘周邊有不少遠足路線,環繞水塘而行的畔塘徑,除路途平坦及中途多休憩點外,沿途風景亦十分吸引,故不少一家大小、年輕戀人、攝影愛好者也愛假日到來遊玩打卡。
由於環塘路徑外接多條遠足路線,包括屬高難度的麥理浩徑第七段(針山與草山),通往鉛礦坳接上的麥理浩徑第八段(往大帽山) ,故很多時成為毅行者或越野賽的路線之一,吸引不少高手挑戰。
而水塘南面連接的麥理浩徑第六段(往金山郊野公園),是麥理浩徑最短的一段;連接川龍的龍門郊遊徑難度亦不算高,喜歡遠足的話,下次不妨試試這兩條路線。
主壩開步走 先看歷史建築
繞塘而行,有人喜歡順時針走,一下車便沿左邊梯級直上遊客中心,再經菠蘿壩自然教育徑轉上畔塘徑往主壩。有人則喜歡逆時針行,下車後經過燒烤場前往主壩,以主壩作起點。個人經驗覺得逆時針走舒服一點,因下坡路較上坡路多,而且經過主壩後,可接入緩跑徑,沿途是林蔭泥路,又貼近水塘,景色甚美。
主壩是熱門的打卡點,打卡之餘,別忘了看周邊的歷史建築。走進主壩前,會看見城門水塘紀念碑,是香港僅有兩塊為紀念水塘興建而豎立的紀念碑之一(另一塊為大潭篤水塘紀念碑),已列為法定古蹟。城門水塘於1923年開始動工,因建造工程規模龐大,歷時14年才竣工,有趣的是紀念碑上卻寫著水塘始建於1933年,1937年完成,遺漏了10年的建築時間。
主壩採用各種先進技術建成,是一級歷史建築,由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截水牆、推力墩、消震砂楔,以及位處主壩下流的堆石組成。踏上主壩,遠遠已看見鐵橋和水掣塔,八角形的水掣塔外貌令人聯想起歐洲的堡壘,同樣是一級歷史建築;而藍色鐵橋為繫桿拱橋,桁架以交叉支架連接,是二級歷史建築。走到主壩盡頭左轉,會見到設計奇特的鐘形溢流口,由Geoffrey Binnie於1935年設計,當時更獲得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頒發Telford Premium Award,是一級歷史建築。
陸上、水中白千層各有美態
鐘形溢流口所在處,是緩跑徑的起點,也是衛奕信徑第七段,全長約五公里,沿途綠樹林蔭,坡度平緩,可近距離飽覽水塘風光,還可看見沿岸的白千層樹。白千層樹是城門水塘的招牌美景,尤其夏季雨後塘水高漲,白千層樹屹立水中的形態最迷人;即使遇不上水中白千層美景,夾道的白千層樹木路亦一樣浪漫詩意,吸引不少情侶和新人到來拍婚照。
沿緩跑徑終點交接的畔塘徑往前走,不遠處會見到半閒亭,沿旁邊的石級而下,是白千層林和草地,沒有水浸的日子,是另一種美,記著留影。拍完照返回畔塘徑,再走約30分鐘便繞塘一圈回到起點。
城門故事
城門之名,源於明末將領李萬榮曾在這片谷地興建城門寨抵抗清兵,水塘興建前,這裡原有八條客家村落,稱為「城門八村」,隨著水塘興建,八村的村民已被遷徙到新界錦田、大埔及粉嶺等地。
城門水塘環塘遊
路線:菠蘿壩~主壩~緩跑徑~畔塘徑~菠蘿壩
全長:8.5公里
難度:2星(5星最高)
時間:約3小時(不包括景點逗留時間)
交通:荃灣港鐵站B出口,於眾安街和兆和街交界乘82號專線小巴,直達城門水塘菠蘿壩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