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本港經歷百年一遇的世紀暴雨,多區出現嚴重水浸,其中黃大仙屬重災區之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必然是位於黃大仙中心北館地庫幾乎被洪水沒頂,食肆「牛奶冰室」更被淹浸至僅看見招牌。言猶在耳,本港又正步入雨季,單是今年5月的總雨量已多達436.5毫米,較正常雨量多出50%,顯示水浸隱患正蠢蠢欲動。
今年1月1日新一屆黃大仙區議會履新後,隨即積極研究改善區內水浸問題,並開展了短、中、長期的改善措施。黃大仙區議員、地區設施及工程委員會主席梁騰丰向《堅料網》表示,區議會除加強水浸黑點巡查外,亦敦促政府相關部門加快復修及更換老舊渠管、妥善安置建築物料。另外,房署與港鐵及領展合作,在水浸黑點加設防水閘、安裝洪水預警系統。渠務署亦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興建蓄洪池,加強龍翔道及沙田坳道排洪能力。在官、商、民三方緊密溝通和協作下,務求令黃大仙不再淪為澤國。
文:本刊記者 圖:黃冠華
梁騰丰表示,黃大仙區議會於今年1月甫上任後,便透過區內25支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關愛隊),分別以網上和街頭形式,就區內水浸黑點訪問居民,最終在2月收集了15,000份問卷。問卷指,除了黃大仙中心北館地庫外,龍翔道、彩頤花園及牛池灣村位置等均屬水浸重災區。
梁騰丰指出,去年黃大仙之所以出現水浸,主要是地理原因。「黃大仙的地勢是最低窪的地方,雨水就由慈雲山、獅子山等經沙田坳道匯聚而來,龍翔道就形成了仿如水盆的接收位置,如果不能及時排放,水浸問題就出現了。」
官商民合作研短中長期措施
水浸問題成為了全城關注的事件,第7屆黃大仙區議會亦不敢怠慢,身兼區議會主席的民政事務專員胡鉅華隨即帶領20位區議員,前往不同水浸黑點巡查,並邀請有渠務知識的專家到事故現場了解情況及提供改善建議,又邀請政府相關部門如食環署、渠務署、地政署、路政署、房屋署等,與領展及港鐵公司商討對策。梁騰丰表示,可以說是官、商、民三方合作,商討出短、中、長期的應對措施。
短期:加密巡查排水蓄水設施
短期措施方面,區議會要求不同政府部門或相應商家,需加密在區內排水和蓄水設施巡查和清理,而黃大仙區現時有不少正在施工的地盤,區議會亦叮囑政府部門和承建商在風季來臨之前,須妥善安置建築物料,例如在上面以帆布蓋好,甚至用水泥噴漿加固,以防建築物料堵塞雨水渠。
中期:加設防水閘及水浸預警系統
至於中期措施,政府相關部門會在相應的斜坡上進行鞏固工程,防止泥土流入渠口造成瘀塞,亦要求政府部門定時更換和修復老化渠管,以確保排洪設施的運作正常。區議會亦希望政府引入更先進技術,持續監察排水渠的運作和老化情況,適時作出跟進和處理。
而港鐵公司、房屋署和領展則三方合作,在黃大仙中心北館對出空地、港鐵黃大仙站其中兩個出入口建造了3道防水閘,港鐵更安裝了預測水位的預警系統,當偵測到水位上漲時,水閘便會關上,以防洪水湧入地鐵站內。
長期:興建地下雨水蓄洪池
長期措施方面,渠務署正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於摩士公園興建一所地下雨水蓄洪池,並在黃大仙多條街建雨水渠,及修復蒲崗村道現有雨水排放系統等。若撥款申請獲批,工程將於明年開展,約5年完工,屆時將提高整個黃大仙的防洪系統。
關愛隊主動發掘地區問題
除此以外,梁騰丰透露,關愛隊在區內出現水浸時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為關愛隊的隊員都是這區的居民,他們對社區事務可謂非常上心,即使惡劣天氣之下,他們都願意挺身而出,主動巡查社區,遇上有問題的地方,關愛隊會將相片即時傳送到通訊群組,給區議員跟進,有時更會提出一些建議。」
他續指,現時部分區議員同時兼任關愛隊成員,而關愛隊部分成員也同時擔任三會成員,故此三方能夠更緊密地溝通,更能凝聚力量,服務地區,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