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背靠國家大市場 善用普通法配合 特區政府倡議香港設立體育仲裁

巴黎奧運會熱潮直捲全城,加上亞洲區的運動事業迅速發展,涉及體育領域的糾紛亦越趨多元複雜,如何發展一個中立的體育仲裁平台,漸受關注。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早前出席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會上表明特區政府對推動體育仲裁持正面態度,議員亦一致支持。
《堅雜誌》訪問立了法會議員、法律界及體育界人士,他們認為香港在仲裁和調解制度方面,相當穩健可靠,在國際社會上具一定地位,亦具備體育專業知識的仲裁員和調解員,加上背靠國家的龐大市場,有足夠底氣在亞洲區建立一個具高度中立性的體育爭議解決中心。

文:Wing Yip 圖:黃冠華、燊亮、港協暨奧委會

今年5月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在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上,向議員簡介有關體育仲裁的資訊,以及諮詢議員對香港打造成為體育仲裁中心的意見。當天出席的議員一致同意,更認為應該把握機會發揮香港在仲裁方面的專長,設立一個具國際地位的體育仲裁中心。

立法會議員 容海恩: 聯合大灣區建立人才庫

容海恩認為可集合大灣區的力量,令香港成為仲裁基地。
容海恩認為可集合大灣區的力量,令香港成為仲裁基地。

本身是大律師的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指出,隨着近年特區政府推動盛事經濟,有多場體育盛事相繼在香港舉行,本地運動員在國際體壇上成績彪炳、屢獲殊榮,市民大眾對體育活動的關注及參與度亦不斷提高,因此一個完備、中立、公正的仲裁或調解機制,無論對體壇又或將香港打造為國際法律中心,都具有正面作用。

提供一個更快捷更專業仲裁平台

目前惟一位於瑞士的國際體育仲裁法庭。
目前惟一位於瑞士的國際體育仲裁法庭。

容海恩說,香港有底氣發展成體育仲裁中心。隨着體育運動漸逐多元化、專業化,關於賽事的規則、贊助商權益等問題,又或者是運動員與運動員之間的爭議,若香港能設立一個解決有關問題的仲裁中心,當發生任何爭拗時,可為各方面提供一個更快捷、更專業的仲裁平台。

據律政司向立法會提供的資料,目前香港具備運動專業知識的仲裁及調解員,大約有百多人,其實有足夠人手處理涉及體育範疇的仲裁工作。

現時香港已有一套仲裁條例,只需要在原有條例附注適當的條款或規則,就着不同運動項目清楚列明涉及的範疇,在法例適用性上完全沒有問題。

容海恩建議進一步探討如何善用背靠祖國的獨特條件,利用與大灣區融合的良好勢頭,建立體育仲裁平台人才庫。

向外宣傳香港仲裁制度優勢

目前大灣區內也有不同的仲裁中心,亦有不同專長的仲裁員和調解員,容海恩認為如果集合大家力量,透過香港作為「基地」,事先判斷有關爭論究竟適合運用內地法律,還是要透過香港的普通法機制處理?這方面香港完全優勝過其他地區。

中心設立後,容海恩認為下一步就是如何吸引需要仲裁的人,選擇在香港進行仲裁,因此「宣傳」相當重要,如何讓世界不同地區及國家,認識香港的仲裁制度和優勢是關鍵點。容海恩相信一旦落實體育仲裁中心這個平台,必定可同時帶動香港的運動產業發展。

亞非法協香港區域仲裁中心主任 陳曉峰: 香港仲裁國際享負盛名

陳曉峰指亞非法協正積極培養體育仲裁的人才。
陳曉峰指亞非法協正積極培養體育仲裁的人才。

今年三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兩會會議期間,「亞非法協香港區域仲裁中心」主任陳曉峰聯同另一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別議員霍啟剛提出建議,讓「中國體育仲裁委員會」盡快來香港成立分會,他認為香港有足夠的底氣成為亞洲區的體育仲裁中心。

「中國體育仲裁委員會」正式運作

市民近年對體育活動相當熱衷。
市民近年對體育活動相當熱衷。

選擇在這個時間提出這個嶄新建議,陳曉峰的主要原因包括去年國家「中國體育仲裁委員會」正式運作,證明國家對體育產業未來發展前景重視。更重要是香港擁有優良的司法制度,以及持續躋身全球最受歡迎仲裁地前列,早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現時正值特區政府積極拼經濟,勢將推動體育產業精英化、專業化、盛事化、產業化和普及化。

陳曉峰指出,根據政府資料顯示,在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名冊上,共有99名具備體育專業知識的仲裁員,而在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有限公司名冊中,亦有144名具備體育專業知識的調解員。香港大律師公會和律師會較早前相繼成立「體育及運動法委員會」及「運動法律委員會」,專門研究體育仲裁未來發展路向,足以證明成立體育仲裁中心的重要性。

為運動員提供第二個職業生涯

陳曉峰(左)與國泰航空行政總裁林紹波出席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陳曉峰(左)與國泰航空行政總裁林紹波出席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陳曉峰提到,目前處理涉及體育範疇的仲裁,主要是瑞士「國際體育仲裁院」,但在數年前發生了一些「不愉快事件」,當時國家游泳名將孫楊拒絕接受藥檢一案,仲裁院尚未作出裁決,已有三名仲裁員在社交網站發表帶有歧視性的言論,試問在這種情況下,有關裁決是否公平?大家心中有數。

陳曉峰認為設立體育仲裁平台還可以為運動員提供第二個職業生涯,因為處理相關爭議,擁有特定相關專業知識和理解相當重要。當運動員選擇退休,可以修讀相關課程,一方面為體育仲裁的人才庫增添力量;另一方面也幫助運動員的個人發展,達到雙贏局面。至於營運經費方面,他建議政府成立專款,資助解決體育相關爭議。

透過調解仲裁確保公平競爭

另外,陳曉峰建議善用有48個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成員國支持的「亞非法協香港區域仲裁中心」作為先頭部隊,提供具高效而穩健的機制,透過調解和仲裁方式,確保一個具公平競爭、維護體育操守,以及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仲裁中心。該中心獲48個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成員國支持,不僅服務香港體育界,更可以進一步為國家服務,繼而把有關機制推向全世界。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系副主任 雷雄德: 對香港體育產業發展有幫助

雷雄德積極推動在港設立「體育仲裁」平台。
雷雄德積極推動在港設立「體育仲裁」平台。

體育界方面,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系副主任雷雄德接受《堅雜誌》訪問時表示,目前亞洲或國內擁有體育仲裁證書資格的人數不多,主要原因是區內「體育經濟」發展未及歐美蓬勃,只有日本棒球運動較為熱熾。

反觀歐洲,單純足球項目,球員轉會問題往往牽涉到天價交易,無形中對仲裁的訴求也相對增加。另外,運動員的比賽及訓練安排等情況也不時會發生爭拗,問題種類五花八門。

2030年體育產業價值五萬億人民幣

啟德體育園今年內啟用,萬眾期待。
啟德體育園今年內啟用,萬眾期待。

近年國家在體育產業範疇發展得相當蓬勃,雷雄德相信市場佔有額正不斷擴大,預計到了2030年,涉及體育產業的價值約高達五萬億元人民幣。現時國家運動員在國際體壇的影響力亦逐漸擴大,頻繁參與國際賽事,除到世界各地「打比賽」外,亦與當地體育機構合作,當中必定涉及到合約條款,甚或與贊助商達成的協議,例如出賽時所穿的服裝牌子,印在制服上的商標大小、拍攝廣告宣傳等等,已跳出過往單純的運動比賽範疇。

內地的職業比賽項目亦正不斷增多,產生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大,同樣爭拗亦有不少,雷雄德認為需要有一個中立的第三方,負責調停角色。國家也洞悉有關情況,為令體育產業有健康發展,2023年國家體育總局成立「中國體育仲裁委員會」,專門處理涉及體育領域糾紛的仲裁, 但由於國家使用大陸法,暫時只能處理國家中發生的個案。

為國家提供一個普通法仲裁平台

適逢國家致力推動體育產業,這個大勢頭加上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八大中心」,雷雄德認為體育屬於一門龐大產業,香港為何不順勢推動一下?目前亞洲也開始瞄準體育產業,香港需要「做多點」工作,好好運用自身優勢,設立一個以亞洲為基地的體育仲裁中心,專門處理涉及亞洲區的仲裁個案。他指出亞洲有不少地區採用普通法制度,香港可擔任橋樑角色,為國家提供一個採用普通法仲裁的平台。

在仲裁領域上,雷雄德相信香港擁有很高的國際聲譽,無論中立性及公正性,都能夠給外界信心。體育仲裁與一般商業仲裁有少許分別,除基本仲裁守則外,還需要修讀體育項目相關課程,使其了解有關規矩及相關制度,最常見為運動員服用藥物被罰停賽等爭拗。

若香港能夠成功設立一個具國際性地位的體育仲裁中心,雷雄德認為對香港的體育產業發展會有不少幫助,也能為香港締造品牌效應。譬如在亞洲,日本或韓國的職業球隊有任何爭拗時,毋須跑到瑞士那麼遠,來香港進行仲裁便可,這無形中也提升了本地體育界的管理水平,使其更有系統性。

去年初,中國體育仲裁委員會在京成立。
去年初,中國體育仲裁委員會在京成立。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明特區政府對體育仲裁持開放態度。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明特區政府對體育仲裁持開放態度。

政府應考慮出資源負責培訓人才

特首李家超指,香港運動員奪得獎牌,港人引以為榮。圖為他透過視象向江旻憓致賀。
特首李家超指,香港運動員奪得獎牌,港人引以為榮。圖為他透過視象向江旻憓致賀。

就算香港體育界本身亦不時發生一些爭拗,雷雄德以上一屆東京奧運為例,空手道項目派員出賽的問題就需要由港協暨奧委會處理。理論上,目前有關派員出賽一般由總會作最終決定,其他屬會是否願意接受?若由第三方負責裁決,就不會令到任何一方「頂住一肚氣」,對整體體育項目的發展有正面幫忙,更能培養到大家尊重合約的精神。

設立體育仲裁機構,雷雄德認為毋須太多硬件設施,是否有足夠具經驗的體育仲裁員才是重點。隨着市場需求逐漸增加,他建議特區政府考慮成立專門培訓「體育仲裁員」的中心。另外,體育仲裁機構亦應由政府提供資源,聘請職員負責行政工作,讓律師能夠專心處理仲裁個案:「請職員負責行政工作,我覺得不需要很多本錢,請幾個職員,政府不是窮到支援不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