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改革初見成效 解決「看病難」仍須完整思路

特首李家超將於下月(10月)16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上周六(14日),他前往黃大仙區,視察社區藥房、中醫服務中心和地區康健中心,並走訪社區聆聽市民意見,以示對公共醫療改革的關注。公共醫療是香港民生事務的難點問題之一,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承繼上屆政府的基層醫療改革思路,已落實了多項措施,構建起以地區康健中心為樞紐的基層醫療體系,所產生的社會效益正在逐步彰顯出來,但解決「看病難」仍須有更完整的改革思路,新一份《施政報告》須在現有政策的基礎上,推出更具體的改革措施。

香港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公共醫療服務供需失衡,市民「看病難」的問題日益嚴峻,成為重大的民生難點問題之一。另一方面,香港又正面臨公共財政支出日趨膨脹的問題,公共醫療是政府財政開支的「大戶」,在有限資源之下,政府必須尋找既能有效控制醫療支出增加,又能緩解市民「看病難」問題的解決方案,推動醫療改革。

推動基層醫療改革的構想,源起於上屆政府,總的方向是重整醫療體制,將目前以治療為主、醫院為中心的格局,扭轉為以預防為重,社區為中心的體制,並投放更多資源推動基層醫療。本屆政府上任以來,公布《基層醫療康健藍圖》,建立以地區康健中心為樞紐的基層醫療體系,有機地將社區的公私營醫療資源整合起來,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優質的基層醫療服務。

2022年底,在全港十八區都建立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從目前的服務情況看,地區康健中心所產生的社會效益正在逐步擴大,特別是去年11月推出慢性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之後,地區康健中心的作用更為彰顯,協助更多市民提早檢測,提早發現問題,並配對家庭醫生安排治理。

李家超在視察黃大仙區的社區藥房、地區康健中心後表示,透過視察,令他更相信地區康健中心作為社區醫療健康服務樞紐,統籌及協調不同公私營醫療機構,能有效結合地區資源,提升服務覆蓋率,是完善地區基層醫療健康網絡的重要一環。

不過,地區康健中心設立的時間仍然較短,社會上傳統的「重治療、輕預防」觀念仍然根深底固,大多數市民尚未建立起「治未病」的觀念,只有在身體出現病痛之時,才會前往醫院和診所,尋求醫療服務,亦有不少市民對地區康健中心的認知不足,許多人仍然只將其視如一間普通的診所,無病無痛,不會前往康健中心尋求服務。

截止今年3月底,全港十八區地區康健中心的會員人數大約為26.3萬人,會員數量仍只佔全港人口的很小比例,顯見政府及地區康健中心的運營機構,仍須努力,推進一步推動社會宣傳,讓更多市民對地區康健中心有正確的認知,吸引更多市民參與其中,配合政府進一步深化推進基層醫療改革。

除了進一步完善以地區康健中心為樞紐的基層醫療之外,政府也須全面思考公立醫院的改革,解決醫生、護士人手不足,病床不足,以及公立醫院收費不合理,優化配藥機制等一系列「老大難」問題。

對於這些問題,社會上提出了不少意見和建議,特區政府也已有一些初步的想法。比如,政府已提出,積極考慮興辦第三家醫學院,培育更多優質醫務人才等。對於調整公立醫院收費問題,政府雖已提出,公立醫院急症室單次收費自2017年起未有調整,積極考慮今年內推出收費調整的初步方案,但社會上仍有不同的意見,仍須進一步討論。對於公立醫院的配藥制度,社會較多人認為,應作出調整,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但調整的方案,仍須有進一步的思考。

從特首視察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後的表述看,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很大機會將會有進一步完善地區基層醫療健康體系的優化措施,同時,對於公共醫療政策方面,也有可能會有更多的改革措施。

不論這些政策措施是甚麼,政府積極着手解決「看病難」的民生問題,都值得支持,過去兩年已推出的改革措施,正在發揮積極的效用,社會的支持度正在持續提升,不過,社會更期望政府對公共醫療有全面的改革思路,整體推進,才能讓社會效益更好地彰顯出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