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賀國慶、迎國寶,18區各有繽紛活動。深水埗區就推出「同心熊貓海濱遊,非遺文化齊體驗」的主題展覽活動。12隻身高1.8米的非遺玻璃纖維熊貓,在長沙灣海濱長廊供打卡,亦有四川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非遺文化︰變臉、糖畫、剪紙、竹編等。活動由10月31日開始,為期3個月,喜愛熊貓的人士萬勿錯過。
大熊貓是中國國寶是友誼的象徵
九龍西區各界喜迎熊貓系列活動籌委會主席閻小穎(圖右)表示,大熊貓作為中國國寶,魅力不僅在於可愛的外表,更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友誼的象徵。希望通過一系列大熊貓的主題活動,將本港熊貓熱轉化為實質文化、旅遊及經濟效益,預計活動可吸引100萬本地市民及海外遊客參與。
12隻熊貓 姿態不一
「大家以為熊貓是黑白色,但我們的12隻熊貓都會穿上12件代表着12項非遺文化的衣服。」閻小穎表示,今年九龍西區各界協會與深水埗民政事務處合辦:「同心熊貓海濱遊 非遺文化齊體驗」主題展覽活動,特別在四川訂做了12隻玻璃纖維熊貓,它們身高1.8米,或坐、或站、或臥、或躺,姿態不一,形態可愛。
不同圖案 象徵文化意義
「當中有隻紅色熊貓身上圖案是金色圓環標誌,這是出自四川成都的金沙遺址、三星堆遺址的太陽神鳥圖案。太陽神鳥距今大約4,000年歷史,它不僅是成都市的標誌,亦是中國非遺文化的一項標誌,很有意思。」閻小穎舉例說。另外一隻綠色熊貓身上塗上金錢圖案,因為成都和香港都是金融城市,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成都是一個區域的金融中心,世界上的第一張紙鈔是在北宋年間四川省流通的紙幣,叫做「交子」,今年正好是「交子」發行1,000周年,也希望將這種有趣的文化帶給香港市民。
每隻熊貓的底座都有一個二維碼
12隻熊貓身上的衣服分別代表香港和四川的12項非遺文化,分別出自7位四川和5位香港設計師的手筆。閻小穎表示,「7」和「5」放在一起是「75」,寓意75周年國慶。「7」加「5」等於12,每個月都有一隻代表非遺文化的熊貓。「我們在每隻熊貓的底座都有一個二維碼,只要一掃碼,市民就會了解到熊貓身上圖案所代表的非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