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義務維護國家利益 反對脅迫霸凌下的不當交易

長江和記公司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在香港及海外引發熱烈討論。昨日(27日),外交部發言人,因應記者提問,首次就此問題作出回應,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正當權益的相關行為。多項事實顯示,這宗交易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收回」巴拿馬運河,並多番作出政治、軍事施壓、脅迫之下的交易,其正當性、公平性及合法性備受質疑,特區政府應介入調查,相關企業也須正視問題的嚴重性,不能輕易作出損害國家利益的決定。

特朗普今年1月正式就任美國總統之時,已揚言要收回巴拿馬運河,更聲稱不排除以軍事手段,取得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當長和公司宣布將會出售包括巴拿馬運河港口在內的非中國港口資產之後,特朗普又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稱美國將「收回」巴拿馬運河,亦表明,由美國投資管理公司貝萊德和航運巨頭MSN旗下TiL組成的財團接手長和公司的兩個巴拿馬港口,是美國「收回」巴拿馬運河「向前邁進的一步」。

長和公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的交易信息之後,在香港社會引發激烈的討論,社會輿論對這宗交易提出強烈的質疑,不少人對於長和公司聲稱這宗交易「純商業性質」,提出疑問,認為這是一宗在特朗普作出政治脅迫和揚言以軍事干預之下的交易,對其正當性、公平性、合法性提出強烈質疑。

巴拿馬運河是全球航運的咽喉要道,全球6%的海運貿易經此通行,中國商船貨運量佔比達21%,是中國與拉美、加勒比地區貿易的核心要道,有輿論指出,美國搶佔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是作為推行全球霸權的手段。而且,美國欲以此打壓中國的全球貿易,破壞「一帶一路」倡議的意圖也很明顯。

長和公司若出售巴拿馬運河的港口,將對中國的國家利益造成損害。香港作為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同時也是國家最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貿易中心,同樣也會因為這宗交易,而遭受巨大損失。而國家利益、香港利益遭受損害,作為以香港為根基的企業,長和公司同樣也將遭受損失。

社會輿論有強烈的聲音,希望相關企業能從國家利、香港利益,以及企業本身的長遠發展利益出發,重新考慮交易事宜,作出更周詳慎重的考慮,但長和公司一直未對此作出積極正面的回應,反而被揭發,聘用「槍手」,散布一些混淆公眾視聽的言論,引發更大的社會質疑,認為長和並沒有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行政長官李家超較早前就社會輿論的強烈質疑作出回應指出,社會就事件有很多議論,反映社會的關切,這些關切值得重視。特區政府要求外國政府為企業,包括香港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的環境,特區政府反對在國際經貿關係中使用脅迫或者施壓的手段。特首亦強調,任何交易必須符合法律和規則的要求,特區會依法、依規處理。

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也是特區政府、企業及全港市民的共同義務,社會輿論強烈關切長和出售巴拿馬運河等資產,對國家利益、香港特區利益構成損害,更對這宗在政治軍事脅迫之下進行的交易,是否符合公平交易的原則,提出強烈的質疑,同時也對這宗交易是否合法也提出疑問,特區政府有責任介入調查,切實履行好維護國家利益,保障香港企業合法權益,以及維護公平交易的責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