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塘關到獅子山:精神傳承的跨時代對話
由深水埗左鄰右里關愛社、南昌北居民聯會、南昌東之友合辦、香島中學協辦,華潤置地贊助的《哪吒貳之魔童鬧海》觀影分享會於4月2日假香島中學校園內舉行。活動邀請了深水埗區議員劉佩玉、陳龍傑、香島中學校長黃頌良及分區委員向展禧擔任分享嘉賓,超過25個中一至中五學生參與分享會。活動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為核心,結合香港三太子宮歷史脈絡,探討哪吒精神與獅子山精神的當代共鳴。分享會氣氛輕鬆熱烈,多個同學、嘉賓、義工分享交流,充分體現了哪吒2帶給青年人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太子宮與深水埗:文化符號的當代詮釋
深水埗區議員劉佩玉由哪吒與深水埗汝州街三太子廟的淵源引發討論。深水埗汝洲街的三太子宮「哪吒廟」作為香港唯一供奉哪吒三太子的百年廟宇,見證着本土信仰與社區精神的交融。廟宇建於清光緒廿四年「1898年」,緣起於1894年鼠疫期間,客家石匠從惠陽迎請哪吒神像巡境驅疫,其後疫退民安,遂建廟感念神恩。廟前對聯「驅除疠疫何神也,功德生民則祀之」,正呼應「守護家園」的信仰核心。
這座傳統建築現為二級歷史建築,主祀哪吒三太子,配祀觀音、包公、金花娘娘及城隍,與毗鄰的北帝廟共同構成深水埗獨特民間信仰地景。劉佩玉表示, 三太子宮不僅是祈福場所,更承載着「逆境自強」的社區記憶——從清末疫病、戰後移民潮到今日城市發展,深水埗街坊始終以行動改寫命運。而且,三太子宮的「疫後重生」強調文化傳承的重要性:「這座廟宇經歷1985年、2006年兩次重建,見證社區在變遷中堅守精神根脈。現在我們推動地區活化,保育,正是要為青年提供紮根成長的土壤。」希望青年人走入社區,認識歷史典古,傳承中華文化。另一個嘉賓深水埗區議員陳龍傑對電影票房突破150億元表示讚嘆,是中國電影的突破,導演餃子棄醫從影,他的動畫事業奮鬥過程令人敬佩。陳議員勉勵年青人,面對升學壓力、家境困難都要像哪吒一樣勇於面對挑戰,跨越高山,總有一片光明的道路在前,就像餃子刻苦經營後,終有今日的成就。分區委員向展禧分享時,以「脫胎換骨」形容帶來的啟示,哪吒從小被視為魔童,但最終靠自己打破偏見,用「我命由我不由天」精神改寫命運。就像深水埗居民,面對高樓價高物價,依然堅持保留街市文化,以人情味築起溫馨社區。
哪吒精神遇上獅子山:青年世代的生命實踐
分享會中,學生從電影情節延伸至自身經驗,提出多層次思考:
- 破除偏見:從「魔童」到自我定義有學生以哪吒「被誤解卻堅持正道」的成長歷程,比照自己有時會被人誤解,遇到少少挫折很容易放棄自己的堅持,希望學習哪吒為正確的事情要堅持。對於深水埗社區形象:「外界常以『貧窮』標籤我們,但這裡的街市文化、鄰里互助,正是香港最珍貴的人情味。」香島中學學生陳同學更直言:「就像哪吒最終以行動守護陳塘關,我們這代人也應用建設社區的實際成果,打破社會偏見。」
- 奮鬥哲學:小人物與大時代
多名學生聚焦電影中「蝦兵蟹將」的隱喻,認為這體現中華文化「人民為本」的價值觀。李同學表示:「西方英雄主義強調個人光環,但哪吒的成功離不開父母、師父甚至百姓的包容。這與獅子山精神『同舟共濟』的內核不謀而合。」
- 家國情懷:傳統價值的現代轉譯
討論中屢次提及哪吒與母親的羈絆,學生黃同學感慨:「電影裡李靖夫婦明知兒子命劫難逃,仍不惜以命換命,這種無私奉獻令人想到無數香港家庭——父母辛勤工作、節衣縮食,只為子女有更好未來。」擔任活動的義工更有感而發,以母親的角度分享影片中哪吒父母對魔童的愛與包容。此觀點呼應三太子宮「觀音配祀」的信仰結構,突顯民間文化中「家國一體」的倫理觀。
政府與社區:共築青年成長土壤
行政長官李家超曾在早前觀影後引用《哪吒2》中經典台詞「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軟肋,而是敢直面軟肋。」傳達香港敢於面對困難、拼搏求進的精神。昨日分享會中學生的積極分享再次帶出青年正視困境:「哪吒的『軟肋』是天生魔性,香港青年的挑戰可能是住屋、升學壓力,但只要如導演餃子般堅持理想,定能開創新局。」香港青年要成為如哪吒般勇敢無畏、不屈不撓,薪火相傳的「獅子山精神」持續激勵這座城市的奮鬥者。分享會的尾聲,深水埗區議員劉佩玉期望同學仔繼續發掘哪吒精神,不屈不掘。她期望哪吒熱潮不是曇花一現,期望政府連結學校, 商界和社區,走進校園結合生涯規劃推動哪吒2背後帶出的更多正能量和中華優秀文化,提升青年人的家國情懷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