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在台灣大搞「綠色恐怖」,破壞兩岸關係,撕裂台灣社會,在台灣社會引來連串抗議。賴清德宣布中國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提出所謂的「5大國安威脅」和「17項因應策略」之後,又指三位台灣居民的大陸配偶,涉及「武統」言論,驅離台灣,進而又要求14萬仍居住在台灣的陸配,3個月內提交所謂的「喪失原籍證明」,引起強烈不滿。
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在內的75位台灣學者,3月26日發明公開聲明,批評賴清德就任後不斷用民粹主義凝聚支持者向心力,壓縮台灣的言論自由空間,呼籲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聲明在台灣島內引起熱烈議論,呼應者多反對者少,餘波仍在蕩漾中。事後,他們更成立「捍衞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推動小組,發起網絡連署行動,持續推進表達民意。
參與這項行動的台灣學者馮建三、黃德北接受《堅雜誌》訪問,講述他們發出聲明的原因,以及對賴清德破壞兩岸關係,打壓言論自由的不滿。
文:陳之穎、文 武
賴清德在台灣大搞「綠色恐怖」,破壞兩岸關係,撕裂台灣社會,在台灣社會引來連串抗議。賴清德宣布中國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提出所謂的「5大國安威脅」和「17項因應策略」之後,又指三位台灣居民的大陸配偶,涉及「武統」言論,驅離台灣,進而又要求14萬仍居住在台灣的陸配,3個月內提交所謂的「喪失原籍證明」,引起強烈不滿。
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在內的75位台灣學者,3月26日發明公開聲明,批評賴清德就任後不斷用民粹主義凝聚支持者向心力,壓縮台灣的言論自由空間,呼籲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聲明在台灣島內引起熱烈議論,呼應者多反對者少,餘波仍在蕩漾中。事後,他們更成立「捍衞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推動小組,發起網絡連署行動,持續推進表達民意。
參與這項行動的台灣學者馮建三、黃德北接受《堅雜誌》訪問,講述他們發出聲明的原因,以及對賴清德破壞兩岸關係,打壓言論自由的不滿。
文:陳之穎、文 武

包含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左翼聯盟」秘書長黃德北以及學者馮建三、盧倩儀等人等75位學者在內,聯名提出「捍衞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這份聲明先以德國經歷納粹政權為例,指出集體沉默將德國推向極權獨裁深淵,而賴清德就任以來,不斷妖魔化大陸、戴紅帽子方式打壓不同意見,進一步激化台灣社會對立,以民粹主義凝聚支持者;台灣的「陸委會」也宣稱陸配「亞亞」發表支持「武統」言論,並驅離三位陸配,違反保護人權的民主法治精神。
呼籲立即採取措施改善兩岸關係

聯合聲明呼籲,民進黨政府應懸崖勒馬,不要為短期政黨利益再做出危害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的事,並要求政府遵循「依法而治」,立即採取積極有效措施改善兩岸關係,維持和平安定環境,確保台灣民眾能夠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中安居樂業,共享兩岸和平發展紅利帶來的繁榮成果。
4月9日,「捍衞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推動小組舉辦第二次記者會,會上,本身是大陸女婿的台灣環保公務機關總工會秘書長楊俊華質問賴清德當局,「娶大陸老婆是否是中共同路人?為甚麼要這樣撕裂台灣人的關係?」楊俊華的大陸妻子已到台灣居住了20多年,現在要求她回大陸取回所謂的「喪失原籍證明」,楊俊華表示非常生氣。
堅決反對民進黨所謂的「抗中保台」


楊俊華的小孩剛好到了當兵的年齡,他表示非常擔憂,自己的孩子會去當炮灰,「打完戰,再讓民進黨高官的子女去收割」。他表示,堅決反對民進黨所謂的「抗中保台」。
曾長期研究台灣新住民政策的政治大學教授劉梅君指出,到台灣的陸配,絕大多數是基於經濟原因,想要尋求更好的生活機會、更好的工作條件,這是人之所常,她們遵循台灣的法規,成為台灣居民,為何台灣當局還要她們出示所謂的除籍公證書?劉梅君質問民進黨政府:「你到底要證明甚麼?如果不能證明甚麼,那你不是在人民內部製造敵人?」
民進黨在善良的老百姓中製造敵人


劉梅君表示,民進黨當局對待陸配的做法,讓她想起歐洲中古世紀黑暗時期的獵巫,「台灣現在不就是在獵巫嗎?我們居然回到蒙昧時代、黑暗時代,在善良老百姓裏面去找敵人,去製造敵人,是最愚蠢的決定。」
她質問:「陸配來到台灣之後克服各種困難,生兒育女,這樣的姊妹不善待,把她們當作敵人,推動對立面,對台灣有甚麼好處?對民進黨有甚麼好處?對你賴清德有甚麼好處?」
台灣政治大學教授馮建三,接受《堅雜誌》採訪時指出,他們之所以要推動這項聲明活動,主要是有感賴清德違背「兩岸同屬一中」的法律規定,賴清德把北京當成敵人,則兩岸關係的問題,會從人民內部的衝突,變成敵我矛盾,很危險。
台灣應四步走改善兩岸關係


馮建三表示,他們75位學者認為,兩岸同屬「一中」,只是「一中」定義雙方尚未達成一致,兩岸應該準備協商,台灣應採取四個步驟。第一步,台灣政府應積極消弭仇中、反中的情緒,並鼓勵民間在媒體、網路等各領域營造兩岸和諧氣氛,而政府本身亦應起帶頭作用。
第二步,馮建三引述中研院院士楊儒賓的看法指出,台灣要認知「台獨」想像的共同體無法成真。第三步,維持現狀代價大,有危險,無法、也不應永續。台灣應該要有自信,謀求兩岸都能同意的政治關係。第四步應妥善處理「美國因素」。
馮建三引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Jeffrey Sachs近日在歐盟議會講演的歷史歸納:「美國認為你是敵人,危險,因為太多國家被霸凌、經濟制裁;但做美國朋友,就會沒命」,他認為,兩岸關係若不改善,兩邊都會受害,而台灣受害更重,賴清德應當懸崖勒馬,對兩岸作出貢獻,也貢獻世界。
指控賴清德打壓不同意見

幕後推動此事的黃德北教授接受《堅雜誌》訪問時表示,之所以提出聲明,是因為賴清德拋出恢復軍法審判、限制兩岸學術與文化交流等17項措施,以及移民署取消陸配亞亞居留許可,要求亞亞強制出境,這讓許多人為台灣政治緊縮、兩岸關係惡化感到憂慮。
他在發起網絡連署聲明時,引述發起人之一的陳培哲的話指出,賴清德不應為了維護自己政黨利益,刻意挑撥台灣社會內部衝突,歧視及妖魔化新住民(指新移民),在野黨不應聽任執政者不顧國際局勢變化,激化兩岸緊張關係,使台灣陷入戰爭的危機中。
勞動黨呼籲 重建兩岸民族共同體
台灣的勞動黨則於4月18日舉辦兩岸和平論壇,針對賴清德的所謂「新五項國安政策」與「17 點應處策略舉措」,對台灣社會推向戰爭以及體制崩潰的懸崖邊緣表示關注,對於台灣社會在政客與媒體的倚美反中操作下,陷於「一島視角」,自我孤立,提出異議。他們認為,台灣主體性在於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中的參與者,承擔歷史責任、推動和平。呼籲島內各界打破「一島思維」,重建兩岸民族命運共同體的歷史感與現實認識,揭開「去中國化」與對抗路線的真面目,思考如何重新建構以台灣民生為核心的兩岸經濟關係,以及依循歷史正義與社會公義,回歸民族共同體,走出台灣出路。
75學者的聲明發表之後,不斷遭受壓力和滋擾。馮建三表示,僅從他們這次發表這份聲明的過程,已經可以感受無形的政治壓力。他們曾邀請同意訴求的台灣文化人與學術人,但一部分文化界人士,因為需要向政府申請補助,不便參與,學術界雖有不少青壯輩學者認同聲明中的觀點內容,但也因懼怕,不便擔任發起人,只有資深與退休者無畏,走到前台,由此可見賴清德當局,以各種手段打壓不同意見。
國民黨聲援支持學者言論

在野的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表態為「理性務實看待台灣民主社會的學者」聲援與支持。楊智伃表示,不僅是陳培哲,以往深綠或支持民進黨的專家學者都跳出來譴責,他呼籲民進黨懸崖勒馬,不要再透過司法打壓異己,不要透過塑造外部敵人來製造內部仇恨,給人家扣紅帽、中共同路人的標籤,來創造自己的政黨利益與個人私利。
針對台灣政府當局指大陸配偶「亞亞」發表「武統」言論涉及「鼓吹戰爭」,台灣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廖元豪認為,台灣當局應說明,究竟甚麼才算是「鼓吹戰爭」。他認為,所謂「鼓吹戰爭」的「鼓吹」應是英文的propaganda,是積極地大規模宣揚,達到足以威脅或導致侵略行為或破壞和平的程度。
廖元豪認為,在台灣應該不用太擔心鼓吹戰爭的問題,因為實在沒多少人真的能大力到鼓吹的程度。反而應該更正視推動「反歧視法」,尤其是「尊重差異,族群平等」的精神,他認為,陸配等群體處於弱勢,往往會感到壓力很大、很恐懼,社會上應該思考如何從制度面細緻地平衡雙方。
亞亞事件打擊賴政府公信力

亞亞因在網絡上發表個人意見,被台灣當局驅離出境,馮建三認為,事件對台灣不會有好的影響,只會產生壞的影響,有朋友看過原先在大陸才能看到的原影音,發現亞亞並沒有主張「武統」,這個事實若在台有媒體調查後披露,會對賴政府的公信力打擊,因陸委會等顯然是輕信謠言,或不肯認真查看原影音就處罰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