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醫療科技的迅速發展,癌症治療的方式也在不斷演進。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指出:「近年來的抗體—藥物結合治療(ADC),以及其他創新療法,為患者帶來了新希望。」事實上,在膀胱癌和胃癌的治療中,這些新科技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治療效果,還顯著改善患者生存率。
此外,對於以往被認為是「廣東癌」的鼻咽癌,雖然有年輕化趨勢,但只要及早發現,根治率亦超過八成。李醫生說:「醫療科技一日千里,最重要保持心態正面,尋找合適的治療方案。」
文:Charlotte 圖:AC-photos
膀胱癌的挑戰與希望

膀胱癌在香港的發病率逐年下降,但晚期患者的治療依然面臨挑戰。李醫生指出,雖然早期膀胱癌的存活率高達71%,但對於已經擴散的病人,5年存活率僅為5%。傳統的化療和免疫治療對這些患者效果有限,而隨着抗藥性出現,治療效果更大打折扣。近年來,抗體—藥物結合物Enfortumab-vedotin(EV)的引入,為這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大型國際研究表明,EV能降低30%死亡率及40%病情惡化機會,讓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
胃癌治療突破性進展

胃癌是香港常見癌症之一,尤其是65歲以上的患者更是高風險群體。李醫生指出,以往晚期胃癌的治療選擇有限,但隨着新藥上市,患者的選擇變得更加多樣化。
特別是針對HER2陽性胃癌的標靶治療,能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最近出現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更是將化療與標靶治療相結合,針對性地攻擊癌細胞,減少對健康細胞的影響,這一突破性進展為胃癌患者帶來了新的生機。
放射治療根治鼻咽癌

鼻咽癌的主要源頭是EB病毒。根據2021年香港癌症資料,鼻咽癌新症共772宗,發病高峰年齡為50-60歲,顯示這病並非只影響老年人。雖然早期研究懷疑進食鹹魚與鼻咽癌有關,但目前已確定EB病毒是主要致病因素。
此外,吸煙和飲酒也會增加患病風險。傳統治療方法以放射治療為主,尤其對早期患者。然而,由於鼻咽位於頭顱中央,放射治療需要小心避免損傷重要組織,造成治療上的困難。隨着技術進步,現今的放射治療越加精準,能有效集中於病灶,並降低副作用,大大減低病人的不適感受。
早期發現的重要性

儘管新技術為癌症治療帶來了希望,但李醫生強調,早期診斷仍是關鍵。膀胱癌的早期症狀如「無痛血尿」可以幫助患者警覺並及早求醫。然而,目前尚未有有效的篩查方法,因此對於高危人群,特別是吸煙者和有家族病史者,定期檢查至關重要。
李醫生也提到,胃癌初期症狀往往不明顯,患者容易忽視,因此提高對症狀的認識,及時就醫對提高患者存活率至關重要。
鼻咽癌早期介入治療(第一或第二期)可提高治癒率至80%-90%。李醫生說:「新勢代精準放射治療技術的發展及公眾對鼻咽癌的認識提升,越早發現根治率越高。」
心理關懷不可或缺

癌症患者在面對疾病時,不僅需要醫療上的支持,心理上的關懷同樣不可或缺。李醫生提到,完善的心理輔導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焦慮和壓力,提升治療效果。醫療團隊應該加強對患者的心理支持,提供適當輔導和資源,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感受到關懷和支持,進而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
未來有望開發更多療法
隨着科技進步,癌症治療的未來將會更加光明。李醫生表示,抗體—藥物結合治療和其他創新療法的成功應用,為未來癌症治療開啟了新篇章。隨着研究深入,未來有望開發出更多針對不同類型癌症的個性化療法,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預防癌症 5個健康小貼士

1. 不吸煙:戒煙可降低膀胱癌及其他癌症風險。
2. 少飲酒:控制酒精攝入,減少癌症風險。
3. 飲食健康:多吃新鮮蔬果,減少紅肉和醃製食物。
4. 定期檢查:對高危人群進行定期癌症篩查。
5. 保持運動:適量運動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降低癌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