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有部份自資院校招收非本地生的人數比例,高達學生總數的5至6成,違反了教育局訂立的規定。教育局長蔡若蓮表示,見到部分自資院校在收生方面太進取,會嚴肅發警告信,要求及時糾正,但又表示明白院校需時調整。


蔡若蓮出席一個電視節目時被問到有關情況時指出,自資院校招收非本地生的情況,會紀錄在案,並會發出警告信,及向學歷評審局備案,由於每5年會覆審自資院校,涉及院校的質素評估、續牌及未來發展,而收生情況會是考慮之列,包括是否遵守規則。
蔡若蓮表示,自資院校與公營院校規模不一,與公營大學相差很遠,學生相對少,學生流動性亦大,有機會出現超收。她強調,當局已提醒院校收生不要過於進取,也會實際了解因為何事超收,如發現真是太過進取,就會發警告信。
政府已由2025至26年度開始,放寬本地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生限額分階段提高至學生人數限額的4成,蔡若蓮對是否再放寬限額持開放態度,但表示更重要的是配套措施,不希望因為急於發展教育產業,令非本地生有不滿意體驗,例如宿舍擠迫或師資不足等,強調質量發展同樣重要。
她又表示,現時本港各院校教研人員,來自本港、內地及海外的比例各佔約三分一,雖然內地學者比例近年有所上升,但認為至少在未來10年都不會大幅上升, 因為在國家教育強國建設的指導下,內地都在搶學者及尖端科研人員,香港未必能搶到大量內地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