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大樓擴建竣工

立法會昨日(8日)舉行綜合大樓擴建主體工程竣工儀式,行政長官李家超、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政府主要官員及立法會議員出席,李家超主持亮燈儀式。李家超在社交媒體發文,提出特區政府將會繼續鞏固行政立法關係,在行政主導和「愛國者治港」原則相適應下與立法會議員團結一致,帶領香港共創繁榮昌盛。梁君彥指出,擴建工程歷時三年,當中經歷了巨大的挑戰,需要逐一解決,也體現了識變、應變、求變的精神。

立法會大樓擴建竣工,議員及官員切燒豬慶賀。(燊亮攝)
立法會大樓擴建竣工,議員及官員切燒豬慶賀。(燊亮攝)
擴建後,立法會大樓外的「立」字將會顯示不同的顏色。(梁君彥FB)
擴建後,立法會大樓外的「立」字將會顯示不同的顏色。(梁君彥FB)

立法會綜合大樓主體擴建工程是香港首個在原有建築物上用「組裝合成法」進行擴建的項目,歷時三年。李家超在竣工儀式上,與梁君彥共同為大樓主入口外牆的「立」字徽號主持亮燈儀式。並指出,「立」字徽號的亮燈,更象徵立法會發光發亮、多元共融 ,與政府繼續攜手合作,為香港實現良政善治共同努力。

竣工儀式後,李家超與梁君彥到11樓的空中花園主持羅漢松植樹儀式。李家超更表示,「我們種植的兩棵羅漢松寓意吉祥、安康、長青、聚財,象徵行政立法齊心共同建設美好香港,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此外,為讓公眾更加了解立法會,秘書處還委託一個本地藝術組織製作了擴建後大樓新面貌的微模型,以1:100比例展示大樓的結構及建築特式。模型由數十位藝術家和工程人員攜手製作,糅合了精巧工藝與創新科技,不僅呈現立法會的日常,亦將重要的歷史時刻記錄下來,連即場種植的兩棵羅漢松,也都包括在微模型中。

梁君彥就社交媒體發帖表示,立法會綜合大樓的「三角位」已加建了10層,在高座10樓上面亦加建了4層。工程期間既要確保立法會如常運作,又要克服地盤漏水、施工噪音、空氣污染等對議員和職員的影響,同時亦要支援在中信大廈臨時辦公室工作的45位議員,「整項擴建工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要解決問題、預防問題的過程,必須識變、應變、求變!」

他表示,主體工程安全穩妥完成,並較原先計劃快了幾個月,令所有議員、所有秘書處職員都可提早並史無前例地在「同一屋簷下」工作,提升工作效率。立法會亦趁擴建期間,優化和美化綜合大樓多個位置,既改善了工作環境,亦增加了訪客「打卡」點,提升到訪體驗。

梁君彥形容,「這些得來不易的成果,全賴政府多個部門及工程承辦商,與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及秘書處一直緊密協作,迎難而上。這正是行政立法機關良性互動、眾志成城的最佳體現。」他表示,綜合大樓外牆新裝上的巨型「立」字設有燈光系統,可展現不同色彩。為慶祝綜合大樓擴建主體工程竣工所做的1:100比例、擴建後大樓新面貌的微模型,將來會在立法會圖書館長期展出。

立法會紀念品店特意推出《大樓擴建系列》新產品,包括迷你保溫瓶及紙藝相框等,均具有擴建後大樓新外貌線條的圖案,別具意義。

今次擴建工程,鑑於今屆立法會議席由70席增至90席,立法會綜合大樓原有辦公空間不敷應用,因此2022年開展擴展工程,包括在原有大樓上增建4層議員新辦公樓層,去年底竣工並入伙,在中信大廈辦公的立法會議員其後已悉數遷入。

李家超與梁君彥到大樓的11樓空中花園主持羅漢松植樹儀式。(梁君彥FB)
李家超與梁君彥到大樓的11樓空中花園主持羅漢松植樹儀式。(梁君彥FB)
李家超、梁君彥與議員及官員們在空中花園合照。(梁君彥FB)
李家超、梁君彥與議員及官員們在空中花園合照。(梁君彥FB)
李家超聽取秘書處介紹大樓擴建工程的情況。(梁君彥fb)
李家超聽取秘書處介紹大樓擴建工程的情況。(梁君彥fb)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