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引用數據指出,近月因美國高教政策突變衝擊國際人才流動,香港八所資助大學已就此接獲850宗海外學生轉校查詢,發出至少36份錄取通知。香港的教育實力雄厚,近期在招收國際尖子生的表現上,有驕人成績,應進一步完善各方面配套,提升「留學香港」品牌,大力發展教育產業。

香港的教育一直在亞洲地區處於領先地位,多所本地大學近期接連在國際排名中創下歷史佳績,有3所大學躋身世界五十強,5所大學位居世界百強之列,展示卓越的國際競爭力。
近期,美國調整教育政策,美國總統特朗普更針對哈佛等知名學府招收國際生作出限制,引起全球留學生對前往美國留學,產生疑慮。特區政府迅速作出回應,表明將採取便利措施,為受影響學生提供過渡課程及協助,本地多家大學院校亦作出積極回應,向受影響的國際留學生發出公開邀請,歡迎他們來港繼續完成學業。

特區政府及本地大學院校的積極行動,獲得良好的效果。根據蔡若蓮及教育局的資料,截止6月26日,本港八所資助大學已收到約850宗海外學生轉校查詢,當中香港大學已發出16份錄取通知書,香港科技大學發出15份,香港中文大學及嶺南大學則分別發出3份及2份。
此外,今年本港大學非本地生的申請亦趨踴躍,有院校錄得接近兩倍升幅,海外學生申請升幅比內地、台灣高,估計未來非本地生競爭激烈。特區政府也將乘勢而為,加強向全球推廣香港高等教育,包括明年會由中大主辦亞太國際教育協會年會暨展覽,吸引世界各地2,500名大學高層及教育部門首長參與,教資會也將向大學校長會國際化小組增加特別撥款,由現有3年度約2,000萬元增至4,000萬元。
大學招收國際尖子生有好成績,證明香港有足夠的實力,可以進一步擴展國際教育,吸引更多國際頂尖的留學生和學者來香港發展,進一步把香港打造成國際教育樞紐城市,成為匯聚全球頂尖人的高地。
香港的高等學府對國際留學生和學者具有吸引力,但香港畢竟只是一個750萬人口的城市,現時吸納國際留學生和學者的容量並不足夠,目前急需解決留學生宿舍供應不足的問題,未來則須進一步為各大學院校擴容,加快北都大學教育城的建設,並加強與內地及國際頂尖大學院校的交流合作,這樣才有利於進一步擦亮「留學香港」的品牌。

留學生宿舍不足的問題早已受到社會關注,據估算,目前香港約有4.4萬個學生宿舍單位,但本科生和研究生卻多達19.2萬人,如果不盡快解決學生宿舍供應不足的問題,將不利於特區政府和各大學院校進一步擴大招收非本地留學生的策略部署。政府及相關業界正在積極推動將部分私營酒店、商廈改裝成宿舍,但能否滿足不斷增加的需求,則仍有待觀察。

從長遠計,則須加快北都大學教育城建設,為大學院校招收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海外留學生,提供更大的空間,同時,在發展建設北都大學教育城之時,必須預留足夠的土地,建設留學生宿舍和海外學者宿舍,為香港進一步打造成教育高地、人才高地,創造更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