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致遠基金會、就是敢言與香港台灣商會共同主辦的第一屆「港台青年中華文化探索之旅」7月3日完成在陝西的第一階段行程。18位來自香港、台灣的青年與老師在總結會上各自分享在西安、寶雞難忘的旅程與感受,有不少學生坦言此行改變了他們對大陸的看法。
身兼陝西省政協委員的致遠基金會營運總監吳志隆表示,此行專程邀請15名台灣高校師生跨海而來,當中14位首次來西安,5位同學更是首次來大陸,另有兩位香港青年代表參加。據介紹,此行共九天八夜,將走訪陝西的西安、黃陵、寶雞以及廣東大灣區的中山市、深圳市。在陝行程包括秦兵馬俑、碑林、大雁塔等,更專程安排團隊觀賞史詩舞台劇《赳赳大秦》,也將前往黃帝陵謁陵,還會參觀寶雞市的周公廟、青銅器博物館等。
吳志隆表示,此行目的就是讓寶島青年親臨歷史現場,親身感受中華文化的源頭魅力,其中港台青年共祭黃帝陵的儀式,讓大家都感受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儀式由嘉義大學歷史學系吳昆財教授宣讀祭文,吳志隆與高雄科技大學的劉宗智教授敬獻花圈。首次來大陸的高同學表示,拜祭黃帝陵的經歷讓她對中國人的身分更加確定;同樣首次「登陸」的鄭同學也表示,親臨現場的感受比課本的歷史更深刻、更有說服力。
青銅器、兵馬俑等都是震撼這些寶島青年的原因,「八卦周易到今天仍然流行,而且可以推算出未來的事情,今天親到發明者周公旦的廟,感覺到神奇的力量。」首次來大陸的許同學說,幾乎每天都會有驚喜,但是周公廟給她最深刻的印象,因為可以推算未來的神奇學問,竟然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祖先所創造。
不少同學也對「書寫中國」的體驗活動感受甚深。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館在為大家介紹何尊等一級國寶的來歷與故事後,特意安排了書法體驗活動,親筆模擬何尊銘文「(宅茲)中國」二字,香港的嘉賓徐浩華表示,活動讓他對「中國」二字有更深的認識。
嘉義大學歷史學系吳昆財教授表示,兩岸的教育雖然不同但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底蘊,大家的生活當中一定會有過中華文化及歷史的體驗,透過親臨歷史現場就可以將所有的文化歷史的體驗點連接起來,是一次很好的歷史學習過程。「以前我們認為台灣有周杰倫、蔡依林就代表很出色的軟實力,但原來大陸已經後來居上,而且發展得更快、更豐富。」劉宗智教授在觀賞《赳赳大秦》後對大陸的軟實力快速發展感到驚訝。此外,多位同學亦被這個劇場表演所震撼,曾同學表示,融入現代科技的劇場舞台,演繹著兩千多年前的大秦故事,讓觀眾好像親自回到大秦鼎盛時期,見證着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是一場十分震撼的體驗。
團隊在3日晚間舉行體驗交流會後離開陝西,4日轉飛廣東前往中山市開始第二階段的行程,除了重溫中山先生的故事,也將了解大灣區青年創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