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被控《港區國安法》中串謀勾結外力危害國安案今午(21日)續審,第4名從犯證人、12港人案之一的「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續作供。李字軒供稱,2019年反修例風波期間,重光團隊舉辦「監選團」,邀請外國政要來港監察區議會選舉,其後他又飛往美國跟時任美國參議員斯科特(Rick Scott)第2次會面,講述「受害者的故事」, 為美參議員提供基礎去通過與支持香港民主有關的法案。
李宇軒續就「監選團」活動供稱,2019年11月22日,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裴倫德(Luke de Pulford)入境香港時,向李傳信息「報平安」及刪除兩人在WhatsApp的聊天記錄。李庭上解釋指,當時香港政治環境不歡迎外國人士來港監選,如果有電話紀錄顯示他們來港監選,可能被當局列入不受歡迎人士及禁止入境;如果他們入境時失聯,團隊需要將事件告知他們國家的領事館及傳媒。因此裴倫德才會在入境時刪除紀錄及向李「報平安」。
當時「監選團」分拆成香港、九龍與新界地區,由不同監選團小組負責。李宇軒隸屬於新界小組,小組成員還包括英國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Lord Alton) 。李憶述當時陳梓華留意到「監選團」名單中出現奧爾頓勳爵時,向李指「seize the chance去build network(把握機會建立人脈)。」
控方遂問李當時有否機會與奧爾頓勳爵交流,李表示在「監選團」完結當天或翌日,裴倫德、奧爾頓勳爵跟李柱銘受陳方安生,於W Hotel一間房內開會,而李有作為「監選團」的代表出席會議,奧爾頓勳爵有詢問李宇軒、李柱銘與陳方安生有關香港民主的情况,勳爵回應稱他會以其議員的身份,在英國喚起對香港民主情況惡化的關注。
就「監選團」的費用開支,李指一部分開支由「G攬炒眾籌」支付,另外有部分開支是外國政客自費。控方指根據文件顯示,有關「監選團」開支為約55萬元,李表示確認,又指他籌辦「監選團」時,發現「唔夠錢搞,睇下佢(陳)嗰邊可唔可以諗吓辦法…例如墊支」,最後由Mark Simon向李墊付50萬元,其後沒有歸還50萬港元予Mark Simon ,而美國信託基金「The Project Hong Kong Trust」「已對數」。
李宇軒解釋指,當時G攬活動的眾籌平台設定了Mark Simon是眾籌資金的收款人,故Mark Simon遲早會從眾籌平台GoFundMe拿到整筆「G攬」計劃的眾籌資金,而由於整筆眾籌資金一定比Mark Simon一方已墊支的報紙廣告費,以及Mark Simon向李宇軒轉賬的50萬港元為多,李指「最尾係Mark Simon欠The Project Hong Kong Trust錢,唔係我欠Mark Simon錢」。
李宇軒續供稱,2019年12月他赴美與時任美國參議員斯科特(Rick Scott)第2次會面,並會見時任參議員Ted Cruz及Todd Young等,都是共和黨成員。該次訪問的同行人士包括重光團隊成員Shirley Ho及時任香港民主委員會成員朱牧民。
李指出他與斯科特會面的目的,想向對方講述在香港示威與相關事件中「廣義嘅victims(受害者)」,為美參議員提供基礎去通過與支持香港民主有關的法案,例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李理解該法案用於「hold perpetrators of human rights accountable(向作案者追究責任)」,會作為「political momentum(政治動力)」去推動美國支持香港的方案,包括制裁行動。
在會面之前,朱牧民向李等人交代會面流程,包括雙方會由代表的職員傾談事件細節,朱會作為李一方的職員,而李等人只需「講victims嘅story(受害者的故事)就得喇,同埋有禮貌咁多謝佢哋關心香港事務。」李補充,他們是不可以在會面中要求對方做特定的事,要「之後等大家staffers(職員)再夾嘅」,所以他們只能表達想通過某些法案。
控方展示一份名為「Profile of Hong Kong Repression(香港鎮壓的概況)」的文件,印有「重光團隊」與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IAD)的標籤,當中羅列時任香港主要官員、政客、警隊高層、公司高層及組織的資料,指稱他們侵犯人權。李指該文件是制裁名單的建議書,他於同年12月16日將文件轉發給朱牧民,待朱判斷要否將名單資料交給美國眾議員及參議員的職員。
李表示,他赴美之前曾與成員在群組內討論制裁一事,例如要否制裁及制裁的對象,當他返回香港後,「重光團隊」想向美國參議員提供建議的制裁名單,故編製該文件。李指他沒有參與編製工作,事前不知道有人會編製該文件,當時有成員指該文件可用於制裁一事,故李將文件轉發給朱,由對方判斷是否有用,並提醒對方要就文件的來源保密。
案件將於明早不早於11時續審。
影片由天機HKWISDOM提供:
https://youtu.be/Rxrc3u0Ka7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