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小事》(八)香港北區區議員曾勁聰:服務的優越感來自24年堅守初心

在香港北區,有這樣一位區議員,他的服務歷程已跨越近四分之一世紀。從2000年入行的青年義工,到如今的資深區議員,曾勁聰用24年的堅持詮釋了什麼是「服務優越感」。「服務帶給我一種特殊的優越感。」曾勁聰如是說。然而,這份優越感並非源于區議員的薪酬或社會地位,而是來自一種更為崇高的追求。這種優越感植根於我對工聯會「撐勞工、為基層、爭公義」理念的深刻認同和堅定信念。曾勁聰解釋道,能夠踐行這份初心,為社區貢獻力量,這正是他感到自豪和榮幸的根源。

東鐵線入羅湖:兩地生活更接軌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深港兩地的融合發展成為熱點話題。2024年5月,深圳市羅湖區政府提出了一項令人振奮的計畫——將香港東鐵線引入羅湖境內,在羅湖口岸實現「一地兩檢」。對此,曾勁聰議員表示了極大的關注和支持。

「原來的羅湖口岸舊站設計確實不太方便,特別是在上下樓梯時給我們居民帶來了很多不便,」曾勁聰直言不諱地指出,「如果羅湖區能夠有所改善,我希望能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首先,改善電梯的設置,讓大家能更方便地到達地鐵站;其次,希望能有更好的接駁鐵路,方便前往廣州,甚至能在省內乘坐大巴,無需外出即可完成整個旅程,這樣可以有效地分流上下車的人群。」

談到這項計畫對香港北區的影響,曾勁聰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堅信,這不僅僅是對口岸的升級改造,更是推進新界北建設北部都會區、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的重要一步。「深圳河對岸的羅湖早已經是一個商貿核心,一河之隔的香港新界這邊,不應該還是鄉郊,如果也建成另一個商貿核心,彼此就能一體化了。特區政府推進的這個北部都會區規劃就彰顯了一加一不僅僅只等於二。」曾勁聰如此形容這種協同效應。

邊境小鎮從「禁區」漸變熱門旅遊地

沙頭角,這個位於香港新界北區和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邊界的小鎮,見證了近代中國歷史的滄桑變遷。1898年,英國向清政府租借新界,為期99年。隨後,雙方勘定新界北部陸地邊界,以深圳河及沙頭角河為界,沙頭角自此一分為二,被分為「華界」與「英界」,以中英街連接。

20世紀80年代,隨著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對外開放,沙頭角成為成千上萬內地民眾認識和瞭解香港的視窗。如今,中英街已成為沙頭角的地標之一,由香港特區和深圳市共同管理。

隨著北部都會區發展規劃的推進,這片曾於1951年被劃為邊境禁區的土地,正逐步向公眾開放。2022年6月,沙頭角碼頭首階段開放;2024年1月,第二階段開放正式實施。禁區政策的鬆綁為沙頭角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對此,曾勁聰議員表現出極大的熱忱。「發展沙頭角的旅遊,我們北區有很多好山好水,但為什麼同樣是擁有好山好水的地方,西貢可以發展得這麼好,而我們北區還是一個偏僻的小農村?」曾勁聰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過去制約北區發展的關鍵因素——禁區政策。

隨著政策的逐步鬆綁,曾勁聰對沙頭角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我期望能夠「拆牆鬆綁」,既方便本地居民,也能吸引外地遊客。當他們來到香港時,可以來沙頭角這個隱世的地方參觀,這裡有農村文化和一些具有歷史背景的景點。我希望能通過這些特色吸引更多遊客,讓他們瞭解香港的本地特色。

步入沙頭角禁區,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淡紅色洋房。這些5至6層高、無電梯的建築,頂部是融合中西特色的橙色斜面瓦頂,部分單位還配有露臺。這就是沙頭角邨——香港房屋協會的郊區公共房屋之一,建於1988年至1991年間。

曾勁聰堅信,隨著禁區政策的進一步放寬,沙頭角這個昔日神秘的邊境小鎮將會成為本地一日遊的熱門之選,為北區的旅遊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走遍社區防詐宣傳護民生

區區小事(八)曾勁聰
區區小事(八)曾勁聰

近期,香港假冒客服詐騙案呈激增態勢,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詐騙分子冒充淘寶、微信等內地知名企業的客服人員,誘導受害者將錢款轉至指定帳戶。香港警務處公布的資料令人震驚:僅2023年1月至7月,就發生了2716宗「假客服」詐騙案,造成高達5.7億港元的損失。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曾勁聰與警方攜手合作,積極開展防詐宣傳活動。在沙頭角,曾勁聰親自設立街站,向市民宣傳防詐知識。他在街站向市民呼籲提高警惕,「如果接到陌生來電,對方詢問:「請問您是該電話號碼機主本人嗎?」或自稱「微信官方客服內地公安」等,這些很可能就是詐騙電話。大家切記,不要理會這類可疑來電。」

曾勁聰的貼心服務贏得了居民的讚譽。在青河邨居住已有數十年的居民鄧小姐向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表示:「他對青河邨非常熟悉,對街坊們也非常關心和體貼。他做每一件事時都特別關注長者和青河邨的居民。」

面對未來,曾勁聰滿懷信心:「從上水到沙頭角,從防詐騙宣傳到推動旅遊,北區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我們共同的夢想和努力。」他表示,未來將面臨更多挑戰,但同時也會迎來更多機遇。無論是推進深港融合、促進本地旅遊,還是守護居民的安全,每一項工作都凝聚著大家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24年的堅守,曾勁聰用行動詮釋了他所說的「服務優越感」。這份投身社區服務的優越感,或許正是推動像曾勁聰這樣的香港社區工作者們的重要動力之一。

(文章視頻來源: 羊城晚報香港記者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