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回歸28周年—水調歌頭‧東江情臨摹書法日」 逾500人共賞中華文化魅力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市民深入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九龍社團聯會黃大仙地區委員會主辦,黃大仙民政事務處合辦及贊助,黃大仙區各界慶典委員會及東九龍居民委員會合辦,水務署全力支持,於今年7月至10月期間舉辦第四屆「臨摹書法日」,並於7月1日回歸紀念日進行開筆禮。適逢今年是東江水供港60周年,該會以「水調歌頭‧東江情」為主題,吸引逾500名市民分場次參與,包括黃大仙區內居民、中小學生及其他區外居民,以筆墨抒發對東江水的感恩之情。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九龍工作部副部長郭長勇、黃大仙民政事務專員胡鉅華、九龍社團聯會會長王惠貞、九龍社團聯會理事長徐莉、立法會議員鄧家彪、顏汶羽、楊永杰、周文港、嗇色園董事會副主席馬澤華、香港義工聯盟常務副主席范榮彰、東九龍居民委員會永遠會長吳慧英、簡志豪、九龍社團聯會黃大仙地區委員會主任何漢文、東九龍居民委員會主席梁騰丰擔任開筆禮嘉賓。

校長領軍 師生共襄盛舉

開筆禮獲得黃大仙區多所學校的積極響應,多位校長親自率領多位中小學生參與,現場氣氛熱烈。師生們一同執筆臨摹,體驗傳統書法的韻味,同時加深對東江水供港歷史的認識。有校長表示,書法不僅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更能培養學生的專注力與審美能力,此次結合東江供水主題更具教育意義。

東江供水六十載 書法傳情繫民心

東江水作為粵港兩地的重要橋樑,深知東江水對香港民生的重要意義,在墨韻流轉間領悟深化「飲水思源」的傳統美德。參加者們在一筆一劃間深化了對水資源珍貴的認知,更加真切地感悟到祖國在水利建設等領域所傾注的心血和蓬勃發展。連續四年參與的夫婦表示:「每年臨摹主題緊扣社會脈絡,既能學習書法技藝,又能認識國家與香港,非常有意義」。學生指出透過臨摹詩詞更深刻體會到東江水對香港的貢獻,未來將更重視節約用水。

多方協力推動文化傳承

九龍社團聯會黃大仙地區委員會主任何漢文表示,活動以書法臨摹為載體,凝聚社區對國家發展的認同,緬懷東江水供港背後的曆史情誼,見證數十載守望相助的溫暖歷程,是次活動不僅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更強化了社會對資源保育及國民身份的認同,為慶祝香港回歸28周年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黃大仙民政事務專員胡鉅華感謝市民踴躍參與,體現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並強調東江水是「生命之水」,呼籲大眾飲水思源。

該會向參與臨摹人士致送紀念證書外,還配搭主題有關的書卷軸造型創意立體打卡板作為打卡點,以及設有即影即有相機的拍照服務,以照片的形式永記主題將記憶留存。開筆禮後,該會將在其後數月在黃大仙社區及校園開展「水調歌頭‧東江情臨摹書法日」,讓更多居民及師生們銘記東江水供港的歷史進程。

黃大仙民政事務專員胡鉅華致辭
黃大仙民政事務專員胡鉅華致辭
九龍社團聯會會長王惠貞即席臨摹
九龍社團聯會會長王惠貞即席臨摹
中小學生參與即席臨摹
中小學生參與即席臨摹
大合照
大合照
慶回歸28周年—水調歌頭‧東江情臨摹書法日
慶回歸28周年—水調歌頭‧東江情臨摹書法日
逾500人參與書法臨摹
逾500人參與書法臨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