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誌-饒館熊貓節】「國寶」、「國學」碰撞出火花 「熊貓」進駐饒宗頤文化館

大部分「熊貓」集中在下區的「天光雲影」荷花池和中區的中庭內。
大部分「熊貓」集中在下區的「天光雲影」荷花池和中區的中庭內。

國學大師饒宗頤學藝雙攜造詣和成就非凡,他遺留予後世的文化瑰寶一直在深水埗區的「饒宗頤文化館」(下稱:饒館)傳承與弘揚,開館逾十年以來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參觀和學習,親身走進饒宗頤的世界感受濃厚的文化氛圍,而最近館內更舉行「饒館熊貓節」,即日起至5月13日近百隻大小「熊貓」散落於饒館不同角落,「國寶」與「國學」碰撞出不一樣的花火,饒富趣味。

園林式建築領略中華文化精髓

「饒宗頤文化館」位於美孚青山道,由前荔枝角醫院活化而成,建築群擁有過百年歷史,曾先後用作海關分廠、華工居所「屯舍」、檢疫站、監獄、傳染病醫院和精神病療養院。憑着優越的地理環境、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底蘊以及寬廣的空間,經過保育及活化後的饒館已變身為香港地標性的文化平台。整個饒館建築是香港罕有的大型園林式建築群,翠綠環繞,當中分為上、中、下3區,下區有藝術館、保育館、天光雲影、饒宗頤教授銅像等多項景點;中區則設有展覽館、博雅堂、餐廳、演藝廳、修學精舍等;而上區就建有文物旅館翠雅山房,訪客可以在文化氣氛濃厚的清幽環境中享受自然與恬靜。

「饒館」藏國學大師饒宗頤書畫

「荷花四屏」是饒宗頤94歲高齡時所畫。
「荷花四屏」是饒宗頤94歲高齡時所畫。

饒宗頤生於1917年,卒於2018年。他是當代德藝雙馨的國學大師,與已故大儒季羨林並稱為「南饒北季」,開創了敦煌學及潮學,研究範圍包羅上古史、甲骨學、楚辭學等共十三大類,發表論文九百多篇。文學和書畫是饒宗頤傳承與創造的兩大體現,有指其詩詞格律合乎傳統,內蘊反映時代;其書法不囿於風格,又獨創甲骨古文書法;繪畫絢麗古樸兼有,變化多端,大膽創新。饒宗頤的書畫作品有不少正收藏於饒館下區的藝術館內,當中一幅名為「荷花四屏」的作品是饒宗頤94歲高齡時所畫,可謂難得一見的大師之作,值得前來一看。

「饒館熊貓節」與近百隻「國寶」打卡

中區中庭有眾多姿態、動作、裝扮各異的「熊貓」供「打卡」。
中區中庭有眾多姿態、動作、裝扮各異的「熊貓」供「打卡」。

四月來到饒館除了感受文化氣息之外,還正值「饒館熊貓節」舉行,市民在內參觀過後可以四處尋找一下「熊貓」的蹤影,據聞有近百隻大小「熊貓」遍布四周。經小編實地先行視察,發現大部分「熊貓」集中在下區的「天光雲影」荷花池和中區的中庭內,大家可以先行在荷花池位置與「大熊貓」打卡,再到中區中庭與眾多姿態、動作、裝扮各異的「熊貓」合影,同時亦別忘在中庭盡頭蓋上「熊貓」印章作留念,而至於其他「熊貓」的蹤影就要靠大家親身去尋找。

饒宗頤文化館

地址:香港九龍美孚青山道800號

開放時間:

下區:星期一至日,上午8時至下午6時

中區:星期一至日,上午8時至晚上10時

下區 藝術館及保育館

星期二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174858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