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化桂港兩地人文紐帶,回應特區政府「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對青年教育的重視,香港廣西僑界同鄉聯誼總會誠摰推出「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以文化浸潤助力國民身份建構。值此2025年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之際,香港廣西社團總會聯同香港廣西僑界同鄉聯誼總會舉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暨廣西非遺文化進校園啟動儀式」在觀塘樂善堂楊仲明學校啟幕,吸引觀塘區學校過百名學生及家長一同參與。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心富、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歐余軍、廣西中醫藥大學校長姚春、廣西壯族自治區統戰部部務委員覃定堅、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陳澤濤、中聯辦九龍工作部賴建華副部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胡曉明、觀塘民政事務處署理民政事務專員陳慧珍、菁英會永遠榮譽主席曾鳳珠、香港廣西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林梓軒、香港廣西僑界同鄉聯誼總會會長王樂茵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
今次活動以「國家安全教育」與「非遺傳承」雙主題融合為核心。通過展示廣西非遺的獨特之處,傳播「讓非遺潮起來、活起來」的創新實踐。活動以廣西豐富的非遺文化為載體,現場共設六個板塊,分別是啟動儀式、廣西非遺精品藝術展示與展演、廣西非遺體驗公開課、廣西非遺產品互動精品展、廣西非遺進校園成果展以及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宣傳。
在廣西非遺體驗公開課上,特邀的廣西世居的十二民族帶來傳統服飾展示。現場展示了六隻代表廣西非遺盟友「熊貓崽」,把不一樣的廣西帶進校園。課上讓學生與家長、嘉賓代表參與非遺手工製作。廣西非遺進校園成果展上,以廣西非遺元素創作的文創品吸引了眾多目光,大家紛紛為喜愛的非遺文創品投上一票。
香港廣西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林梓軒致辭時表示,今年為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安是民族復興的根基,是人民幸福的保障,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與安全」,今日活動正正讓國安融入校園日常,讓每位師生都成為國安的守護者。廣西這片壯美土地孕育了燦爛的非遺文化,其中每一項非遺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國安中心文化安全的重要載體。
香港廣西僑界同鄉聯誼總會會長王樂茵則表示,是次活動將廣西非遺帶入校園,不僅是文化的交流,更是情感的連結。王樂茵認為,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始終以開放包容的胸懷擁抱多元文化,以「廣西非遺課程進後園」為核心,絕非簡單的技藝傳授,而是通過系統化、學科化的課程設計,讓非遺文化和現代數字教育深度融合。
王樂茵會長受訪時表示,今天氣氛很好,反應非常熱烈,她喜見許多學生均十分投入和享受活動,大部分嘉賓向她表示活動辦得有聲有色,相信一眾學生會有所得著。王樂茵續說,今天活動節目表之中,有部分由她早前親自前往廣西挑選,希望讓學生「睇得開心」,例如木偶表演等。王樂茵透露,這次活動為學校第二次舉辦,期望學生透過參與課外活動,動手製作繡球,親身體驗何為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廣西僑界同鄉聯誼總會更特邀嘉賓做好現場宣傳教育,分享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分享嘉賓包括: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胡曉明教授及香港菁英會永遠榮譽主席兼國家安全教育地區導師曾鳳珠。 透過互動答問環節,讓參加者充分了解我們都是國家安全的持份者、建設者、受益者;明白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人人應盡責。
廣西非遺文化進校園也帶出了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國務院頒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單非常豐富,共有逾1,500個項目,可見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胡教授和曾女士分享了文化安全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包括外部意識形態滲透、消極文化侵蝕、文化自信和向心力缺失等威脅。鼓勵我們每一位由自己開始,先了解中國文化的來源和歷史,感受每一種文化的優美,並將中國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分享最後兩位嘉賓亦提及希望透過走進校園能夠帶領新一代正確認識「一國兩制」、《基本法》及香港特區的憲制地位,培養香港市民的國家觀念、國民身份認同以及民族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精髓,增強文化自信,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民族團結精神,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
活動尾聲時,台上舉行頒發感謝狀儀式,及後有木偶表演《醒獅顯瑞》,又有樂器天琴聯唱,為活動劃上完美句號。
現場的學生們紛紛展示自己製作的繡球,表示很喜歡廣西非遺。啟動儀式將推動廣西非遺在香港進課堂、進校園,增強香港青少年文化傳承使命感。香港廣西僑界同鄉聯誼總會將積極推動非遺進校園活動,輻射更多家的香港校園,讓更多的香港年輕一代愛上廣西非遺,賦能非遺活態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