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少子化不容忽視 香港須制定整體應對策略

政府統計處昨日(23日)向立法會研究人口政策和措施小組委員會交代本港人口和勞動人口推算,預測至2046年人口將增至819萬,但人口老齡化的傾向進一步嚴重,預計65歲以上人口將佔三分之一以上。政府近年推出多項招攬人才和輸入勞工計劃,將為未來20多年人口增長提供重要動力。人口問題對香港未來將有重要的影響,人口老化、生育率低是香港正面臨的兩大難點問題,輸入人口確實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但假如人口老化問題持續,引入人口也會變得困難,政府應及早制定全面的人口政策,創建有利生育的社會環境。

香港的人口結構發生變化,老齡化的問題日趨顯著,而生育率則保持在低水平。政府預測香港人口將會緩慢增長,至2046年將達至819萬人,但65歲以上長者的佔比則將升至36%,人口模型將變成安老壓力較大的倒金字塔型,顯示未來社會養老的壓力將會持續上升。

另一方面,香港的總和生育率,在1991年每千名育齡女性生育1281名新生兒,疫情期間的2022年跌至701名,疫情過後有所回升,去年為751名,但仍然處在很低的位置,處在全世界各國各地區生育率最低的範圍之內。自2020年起,香港死亡人數已超過出生人數,政府預料這種情況將持續至2046年。

政府預計,未來20多年,香港人口的補充和增長,主要靠輸入人口。未來25年預計將有152萬人淨移入,包括89萬名單程證持有人,以及其他輸入人口。署理政府統計處助理處長鄭立仁表示,政府近年推出多項招攬人才和輸入勞工計劃,將為未來20多年人口增長提供重要動力,推算勞動人口在2038年將升至366萬的頂峰,隨後逐漸下降至2046年的358萬。

香港人口問題早已引起社會有識之士的關注,人口老化又遇上生育率持續保持低位,令香港人口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由原來的鑽石型轉變為倒金字塔型,而且情況仍在持續。

人口結構的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重要的影響。一個城市的經濟能否保持足夠活力,城市的消費能力如何,與人口結構有很大的關係。香港近一兩年來,呈現出消費需求持續下降的狀況,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與人口結構的變化有關,一批消費能力較高的中青年移居海外,令老人在整體人口的佔比再度提升,消費需求自然就會下降。再加上「北上消費」熱潮和匯率高企影響,本地消費自然會下降。如果不能改變這一趨勢,香港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仍然會遇到更多的困難。

相比之下,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人口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截止2020年11月1日,深圳常住人口1756萬人,比2010年增加713萬人,增長68%。常住人口中,15至59歲人口為1396萬,佔比為79.53%,65歲以上人口為56.52萬人,佔3.22%。這反映出深圳人口年輕。比較香港與深圳,未來哪個城市更具有發展潛力,已經一目了然。

特區政府解決人口問題的主要對策是輸入人口,包括吸引人才計劃和引入勞工政策,實事求是地說,這兩項政策在過去兩年間都有成效,顯示香港對海內外人才和勞工,仍然具有較高的吸引力。但隨着時間推移,如果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對人才和勞工的吸引力也會逐步減弱。而且,香港搶人才、輸入勞工之後,還須有能力留住人才,否則,即使可以成功引入人才和勞工,但他們到香港賺幾年錢,就離開香港,仍然無助解決人口問題。

解決人口問題,說到底仍須靠香港自己努力,多位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的人口政策過去十年間,沒有大的進展,鼓勵生育政策也到喉唔到肺,這確實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剛閉幕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國家人口發展亦很重視,提出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以應對老齡化、少子化為重點完善人口發展戰略,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特區政府也應因應香港本地的實際情況,積極思考整體的人口發展戰略,制定出應對老齡化、少子化的政策措施,逐步解決人口問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