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士業界再次發起請願行動,促政府嚴打非法白牌車。運輸及物流局、運輸署等政府部門昨日(15日)與的士業界會面之後,今日(16日)將與網約車平台公司會面,重申其營運必須依法。的士與網約車之間的矛盾持續了十多年,一方面的士服務未能滿足市場需求,令網約車服務逐步擴張,另一方面的士業界本身又面對多重困難,改革不易,政府須盡快協調各方,盡快找到解決的辦法,否則將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影響。
的士業界過去幾年間,已多次以發信、請願,以及向政府及媒體表達訴求,甚至自發「放蛇」等多種方式,要求政府打擊非法白牌車,以確保的士業界能在公平的環境下,展開競爭,保障合理的回報。政府雖一再承諾會規範網絡車平台運作,打擊非法取酬的白牌車,但受制於法律不健全,調查檢控不易,實質的成效並不顯著。因而,令的士業界的不滿情緒,持續上升,的士業界與網約車之間的矛盾亦不斷深化。

香港的士牌照數目長期鎖定在大約1.8萬個,導致的士服務長期供不應求,而的士牌照數量有限,亦令牌照本身逐步演化為金融產品,在市場上炒賣,最高炒至700多萬元的高價,牌照被炒高,投資的士的車主所需成本越高,向司機索取的車租就最多,令司機的收入持續下降,牌照下跌,車主資產隨之下跌,同樣也會期望從增加車租,補回損失,這是導致的士服務質素不斷下降,的士司機越來越難找的一個主要原因。

的士服務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令新型的網約車的經營模式有了發展的空間,過去十幾年來,已有多個外來網約車服務平台進入香港,並逐步擴大服務規模,越來越多市民更願意選擇網約車平台的服務。而網約車平台服務的擴張,又擠壓了的士的市場空間,令的士面對更為困難的經營環境,心中的不滿和怨氣不斷累積。
政府提出組建的士車隊,希望以改革提升的士服務質素,提升的士的競爭力。去年批出5支車隊,並於今年3月初,高調地舉辦了車隊啟動禮,向社會推介這5支車隊的陣容。可惜,的士業界組建車隊又遇到巨大的困難,不僅車隊難以聘請到足夠的司機,同時也難以邀請到足夠的車主加入車隊,至今未有車隊可以完成組隊,以現時的情況看,未必能夠如政府所願,在今年7月完成組隊,投入服務。車隊模式改革,恐怖將陷入難產,甚至提早宣告失敗。

的士業界一再要求政府須嚴打非法白牌車,取締無牌取酬的非法運營,讓的士可以在公平的條件下競爭。但社會輿論卻更支持網約車發展,對的士業界過於維護車主利益,而未能注重提升服務,改善司機待遇,存有不滿。
利益關係和矛盾錯縱複雜,想要解決實屬不易。但盡快規範網約車服務,建立更優質的點對點交通服務,則是必然的趨勢。政府當局雖然一再表示,打擊非法取酬載客、規管網約車平台和改善的士服務是政府與業界的共同目標,決心持續打擊非法取酬載客行為,以保障市民的安全和利益,但在落實推進規管網約車平台的立法方面,卻一直未有實質進展,令問題持續。
問題持續下去,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也將對社會帶來更多的不安,政府須盡快找到平衡點,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