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批地引入龍頭科企可取 新田科技城規劃展現新思維

政府昨日(18日)公布新田科技城發展建議,連同87公頃的落馬洲河套地區,新田科技城的總發展面積達627公頃,由「創新科技園區」和「新田市中心」組成,其中300公頃將規劃作創科用地,料可提供700萬平方米樓面面積,相當於17個香港科學園。政府將考慮以直接批地的方式,引入創科界龍頭企業,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直接批地引入創新科技的龍頭企業,有助帶動整條產業鏈的發展,政府打破舊模式引入新思維的做法可取,但仍須有周詳考慮防止土地被濫用。

「新田科技城」位於北部都會區的東北部,鄰近深圳,是「南金融、北創科」規劃中的核心部分,這一區域的發展能否成功,直接關係到香港發展創新科技的成敗,至關重要。

香港是亞洲地區唯一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學術基礎,但卻欠缺將科研轉化為產業的能力。香港本地的創新科技企業發展仍處於初步階段,未形成足夠的規模,只靠香港本地企業很難迅速發展成國際級的創新科技中心。而且,香港土地少,工資高,成本貴,如果繼續按舊有的發展模式,也很難引入國際級的龍頭企業。因而,發展國際創科中心必須要有新的思維,引入新的發展模式,才有可能在發展創科產業方面創出新天。

直接向龍頭創科企業批地,讓巨型企業承擔起一部分都市發展的建設,不僅能帶動創科產業發展,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也能夠協助政府做好整個區域的發展。國際上成功的經驗有很多,特首昨日提及,他在中東看到阿聯酋,可以把整個區域撥給某一個個體或企業,由該企業全面地發展,而其功能好像一個小政府,包括允許他們可以制定一些法規,收取另類稅項等。其他地區,例如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都有類似的成功經驗。

再看內地的發展,用直接批出土地引入龍頭企業是內地常見的發展模式,也是內地在改革開放40年內,可以迅速完成其他國家要用百年甚至百多年時間才能完成的發展的重要經驗之一。特首早前率領行政立法聯合考察團,到大灣區四個城市考察,其中,東莞市將松山湖區的一塊土地撥給內地創科龍頭巨企華為,只用了幾年時間就發展成華為小鎮,不僅成功引入華為,帶動東莞的創新科技發展,讓東莞成功由加工製造業城市,轉型為創新科技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也推動了城市建設。上海引入美國特斯拉超級工廠,從達成協議到建成投產用時不到一年,被稱為「特斯拉上海速度」,也是成功的範例。

香港要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建設成國際創科中心,必須要結合產、學、研三方面的力量,既要進一步發展教育、科研,引入人才,也要大膽地引入國際級的龍頭企業,才能帶動及扶持本地初創企業、中小型的科技企業發展起來。而引入國際級龍頭企業,必須要有足夠的土地供應,人才、人手的供應,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借鑑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大膽創新,打破固有的「小政府」思維,制定出整體的創新科技發展戰略。

新田科技城的規劃,政府表明會在法定規劃上「容納更廣泛的准許用途」,即用途可隨時轉換為研發、產品開發、大規模生產、人才公寓以及其他相關設施,並考慮直接批地予對本港創科發展有大貢獻的企業,有利吸引龍頭企業落戶。反映出政府在發展北部創科都會已有新的思維,值得肯定。

大膽引入新思維,考慮直接批地給國際級龍頭企業的同時,也須做好相關的法律規劃,確保香港珍貴的土地資源能用得其所,不被濫用,也須維護好香港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國際聲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