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中國製造2025」 反映中國外交新思維

(中通社)
(中通社)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北京全國人大會議上宣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引起西方媒體注的焦點之一,是這份工作報告中沒有像往年那樣提及「中國製造2025」,有評論認為,中國將走向「韜光養晦」的道路。其實,現時中國和世界發展的新格局,「韜光養晦」已經不合時宜,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沒提「中國製造2025」,反映出中國在全球發展中的日顯重要,須更留意日常政治詞彙的國際影響。

「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根據該綱領,中國將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立足當前、着眼長遠,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自主發展、開放合作」的基本原則,通過「三步走」實現製造強國的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國製造業整體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李克強總理自2015年起,已曾連續三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中國製造2025」,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卻沒有提及,僅以「製造強國」帶過。

這一細節被香港及外國許多媒體注意到,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一些媒體由此斷言,中國將重回「韜光養晦」的外交策略。

所謂的「韜光養晦」外交策略,是鄧小平在冷戰結束之際,就中國在應對國際風雲變幻時的戰略方針,總結起來共20字: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着應對、韜光養晦、有所作為。

鄧小平的這20字方針的提出有其時代背景,東歐巨變、蘇聯解體之後,美蘇兩極冷戰格局不復存在,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當時第三世界有些國家希望中國當頭,鄧小平提出,中國永遠站在第三世界一邊,中國永不稱霸,也永不當頭。但中國在國際問題上,無所作為不可能,中國還是要有所作為。

時至今日,中國經過四十年改革開放,經濟社會得到騰飛,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一些經濟和科技的領域,甚至已經超越美國,在世界領先,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亦舉足輕重,現在再說「韜光養晦」,其實已經不現實,也不可能。所以,「韜光養晦」已經不合時宜,中國外交現時亦不再提「韜光養晦」。

不過,從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再提「中國製造2025」,也確實反映出中國外交的一些新思維。不僅僅是「中國製造2025」,中國去年起亦將「『一帶一路』戰略」的說法,改為「『一帶一路』倡議」。這些說法上的變化,其實並不是反映出中國在政策上作出了哪些大的改變,更不代表中國已放棄了這些政策,而是中國開始留意到政治詞彙的使用在中國國內和國際層面產生的不同反應。一些中國國內慣用的政治用語和詞彙,在國際上卻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中國製造2025」的提出,在中國內地是常見的規劃綱領文件,中國至今仍有「五年規劃」,除此之外,也有十年或更長期的規劃部署,這在中國國內是常見的詞彙。但在國際上,尤其是較少講五年、十年規劃的美國和歐洲國家,卻可能由此而產生誤解,比如,美國副總統彭斯在去年的一次有關美中關係的講話中,就提及「中國製造2025」,將其視為對美國領先地位的威脅。同樣,「一帶一路」戰略的提法,也在國際層面引起一些誤解,西方一些人將其視為中國挑戰西方的戰略,因而對其產生敵視心態。

中國的一些外交家留意到這些細節,一方面向國際社會解釋其中的誤會,同時也向國家領導層反映這些情況,從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再提「中國製造2025」看,中央領導層應也留意到這些細節,並且作出了調整。

今日的世界新格局中,中國已經舉足輕重,中國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全球引起反響,因而,未來中國日常的政治用語,也需要留意可能在國際上產生的效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