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嚴內地鬆海外 政府須全封堵抗疫

本港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4日內增加逾百宗,總數已達318宗,新一波主要由海外輸入的疫情,比上一波由內地輸入更為嚴重。但是,特區政府的應對措施卻不如上一波嚴密,令社區廣泛爆發的風險大增,使人感到擔憂。疫病不分國界和地域,但是香港社會仍存有一種現象,對於內地的疫情反應強烈,而對來自海外的疫情卻相對較鬆懈,特區政府似乎也存在這種心態。疫病的發展迅速,政府應採取更嚴謹的措施,全面圍堵,讓疫病的危害減至最低。

全港的感染個案截至22日已升至318宗,除了海外輸入的個案外,目前社區至少4個群組正爆發,包括凱莉山學校有6人感染,愉景灣婚宴有10人感染,美洲旅行團有7人確診,蘭桂芳有9人感染。這些數字顯示,新一波主要由海外輸入的疫情,已經超過上一波主要由內地輸入的疫情,而且,由於社會上市民的防疫狀態已有些鬆懈,令新一波的疫情輸入,已經出現小規模的社區爆發的情況,如果不立即採取措施,很可能會有進一步的社區爆發,情況堪憂。

今年1月底至2月初,當疫病最先在內地湖北武漢爆發時,香港社會對疫情可能擴散至本港,較為緊張,反應較為強烈。社會上出現不少聲音,要求政府全面封關,禁止所有經由內地到港的人士入境,以免疫病傳入香港社區。特區政府也採取分階段的防疫措施,至2月8日,在全部14個與內地連接的口岸中,只保留3個口岸有限度服務,並且要求所有由內地入境人士,包括本港居民,須隔離14天。出現症狀者須送院醫治,緊密接觸者須入檢疫中心隔離。

上一波的防疫措施總體來說是有成效的,香港的染疫個案一直在百宗左右,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社區爆發。而進入3月,當疫病在歐洲及美洲地區爆發,美歐地區的總體染疫人數已超過中國內地的總數,而且疫情擴散得十分迅速,但香港的防疫情況不但沒有迅速提升,反而有所鬆懈。以至於當大量海外留學生、旅遊、公幹人士從海外逃疫回港之時,香港本地確診的染疫個案,連續多日每日新增30至40多宗,情況迅速惡化。

特區政府遲至3月19日,才採取措施,要求由海外抵港的所有人士,不論是否香港居民,均須接受14日的強制檢疫。但是,在執行這項檢疫措施的過程中,卻錯漏百出,有些人士遲遲未得密碼,未能啟動檢疫,不斷有戴着檢疫手帶的人士被揭發沒有執行檢疫令,甚至有人剪爛手帶離開居所,但特區政府對於這些錯漏問題,除一再呼籲相關人士自律外,似乎束手無策。不守隔離檢疫令屬違法行為,但政府亦未嚴格執法檢控。

另一方面,經過為時兩個月的防疫期,社會上亦對防疫出現鬆懈的狀況,社區人群聚集的情況重新出現,酒巴聚會、婚宴聚餐均令疫病擴散的危機大幅提升。近期出現的幾個擴散組群,均與此有關,反映出市民的防疫狀況未如理想。

香港社會存在一種現象,疫病在內地較為嚴重時,大家的情緒緊張,而疫病轉為在美歐迅速發展時,則本港的防疫情緒不如之前。這裏面有政治上的原因,反對派政黨、政客借疫病惡意攻擊和醜化內地,對社會也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客觀上講,香港與內地關係緊密,人員往來密切,因而對內地輸入疫病的警惕性較高。而且,一直以來,香港社會對內地的醫療衞生的報道較為負面,對內地的醫衞體系缺少信心,因而對內地的疫病防抗缺乏信任。這可能是香港社會對內地疫情的反應比較強烈的主要原因。

香港作為國際都市,與美歐等國家的聯繫同樣十分密切,不但有數以萬計的海外留學生,還有大量本港居民在這些國家工作、旅遊等。因而對海外防疫的重要性絲毫不比對內地的防疫低,不論特區政府還是市民大眾,都不可以對海外防疫掉以輕心。

許多專家已經提出建議,包括全面暫停非本地居民的海外人士入境,運用法例關閉傳播疫病機率較高的酒吧等消遣場所,甚至落實類似「戒嚴」令,在未來一周至兩周內,禁止在晚上部分時段無緊急需要者外出或聚集。政府須認真研判,考慮是否採納這些建議,迅速填補漏洞,防止疫情在本港大面積擴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