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3%與經濟增長同步算合理 須推智能化轉型減公僕壓力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昨日(4日)通過公務員劃一加薪3%,低於薪酬趨勢淨指標,追溯至今年4月1日生效。一如所料,這一中間落墨的方案,不僅未能令各方面都滿意,反而引起各方面的不滿。平情而論,3%的加薪幅度,大致與本港經濟增長預期幅度相若,社會和公務員團體都應理性看待這一加薪幅度,而政府也應積極回應公務員有關工作壓力增加的訴求,加快推動政府服務智能化、數字化,減省公務員的工作負擔和壓力。

較早前公布的薪酬趨勢調查結果顯示,高層公務員的淨指標是4.01%,中層公務員是4.32%,低層公務員是5.47%。公務員團體普遍期望政府能依照薪酬趨勢調查結果加薪。

根據政府財政預算案中公布的數據,2023/24年度預計綜合赤字為1016億元,2024/25年度預計綜合赤字為481億元。以2022/23年的數據作為參考,公務員薪酬開支約為1491億元,佔政府經常開支逾21%,再加上資助機構員工約1505億元的薪酬開支,佔政府經常性開支21.81%。兩者相加,已佔政府經常性開支的四成多,並不是一個小數目。

社會上則有較強的聲音認為,面對千億財赤,政府應更應審慎看待公務員加薪的問題,不僅不能單純依據薪酬趨勢調查的指標加薪,甚至亦有不少意見認為,公務員應凍薪或減薪,以應對財赤問題。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最終作出劃一加薪的決定,顯然是綜合考慮了公務員團體和社會上各種不同意見,作出折衷的決定。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公務員加薪須考慮六大因素,包括香港的經濟狀況、生活費用的變動、政府的財政狀況、薪酬趨勢淨指標、職方對於薪酬調整的要求和公務員士氣。她認為,在平衡多方的因素下,劃一加薪3%是目前得出最好、最適切的做法。

但一如外界所預料,政府眼中最好的中間落墨的方案,並不能令各方都接受,反而令各方都不滿,再度引發社會爭論。

今年本港經濟增長的預期在2.5%至3.5%之間,平情而論,加薪3%,大致上與政府預期的經濟增長水平相脗合。這意味着,公務員的薪資水平,大致上與經濟增長同步,公務員的生活水平應該有足夠的保障,同時也不致於給政府財政增加過大的壓力。3%的加幅應該屬於可以接受的水平,公務員和社會各界都應理性看待這一問題,體諒政府的難處。

公務員團體也提出的一些擔憂,比如,加薪幅度未如期望將會打擊士氣,並且有可能會令公務員流失率上升。與此同時,政府正在全力提高施政水平,為拚經濟、惠民生,推出的許多項目,「多、急、趕」,且工作量大,令現時已經人手短絀的公務員體系,未來將面對更大的壓力。

針對這些問題,政府除了多向公務員作出解釋,爭取得到公務員整體的體諒和支持之外,也應採取措施優化公務員的工作,減少公務員的壓力,以減少因加薪幅度未如預期,而導致公務員團隊的不滿情緒。

世界已進入人工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時代,推動政府服務人工智能化和數字化,不僅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工作量,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服務效率,便捷市民,優化香港的營商環境和社會發展環境。政府應加快推動政府服務人工智能化和數字化,優化公務員的工作,減省工作負擔和壓力。

此外,也應改革政府內部的激勵機制,讓工作表現優秀的公務員,得到應有的獎勵,淘汰不符要求的公務員,以提升公務員的士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