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講清零決心 不如果斷全檢

本港第四波疫情以來,確診數字於11月29日破百,有多個源頭不明的確診個案,疫情仍將進一步擴散,情況令人擔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力爭疫情「清零」的目標,但沒有具體措施,聲稱「清零」是一個決心的展示。她拒絕採取內地城市的全民檢測建議,認為只屬口號式建議,並不可行。疫情當前,特首僅僅展示「清零」的決心,顯然不足以令市民對政府產生足夠的信心,一個無法令市民有足夠信任的政府,又如何能夠令疫情「清零」呢?特首一直拒絕學習內地的抗疫措施,到底是那些措施不可行,還是不願意接受內地抗疫優於香港的事實?
疫情是香港目前面對的最大的危機,政府必須將抗疫視為當務之急,集中全市之力,首先處理好防疫抗疫工作,只有處理好了疫情,才有可能推動其他經濟、民生的工作。

香港一年來經歷過四波疫情,特區政府由年頭抗疫到年尾,仍然未能達至疫情「清零」的目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政府本身。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防止境外輸入疫病方面,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以專車將入境者送到指定酒店隔離,並嚴格管理,確定無染疫之後,才允許進入社區。內地所有的城市早已經推行這一措施,而且也已證實十分有效。但香港竟然直至今日,在第四波疫情已經爆發之時,仍然未能落實這項措施。

林鄭日前在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表示,已全面收緊入境防疫措施,包括研究指定隔離酒店已到最後商討階段,以及採取類似內地的封閉式管理,如安排檢疫人士的專用車輛等。如此簡單易明的一項措施,特區政府竟然拖了近一年時間,仍然還在研究商討階段,這令人實在難以相信。

古語說,窺一斑見全豹,僅從入境者到指定酒店隔離這一點,已可以看出香港為何一直無法令疫情「清零」的癥結所在。特區政府庫房充裕,可以隨時動用數以千億元的財政,如果有決心採取某一項措施,沒有做不到的。政府的猶疑不決,拖拖拉拉的作風,才令香港的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斷地遭受巨大損失,今市民怨聲載道。政府缺乏抗疫的果斷決策能力、迅速的執行能力,就是香港抗疫失利的最主要原因。

對於如何做好防疫抗疫,社會已經提出許多很好的建議,世界各地也有很多可供參考的例子,而最簡單最有效,也最經濟合算的,就是直接照抄內地各省市的措施。但特區政府由始至終,一直拒絕參考內地的有效做法,即使在中央提供支援,協助香港進行大規模的社區檢測之時,也要特別地在檢測計劃之前,加上「自願」兩個字,令檢測的效果大打折扣,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等同於浪費資源,白費了中央的一片苦心。

林鄭多次指出,香港難以落實內地的防疫措施,如果要7百萬人完成檢測,須4至8個星期,如果要以「封城」作配合,要求全港市民足不出戶兩個月,是否仍然可以生存都成問題。她又認為,香港市民不像內地居民那麼順從政府。
但事實上,全民檢測並非做不到,而是特首及特區政府未有決心去做。內地多個比香港人口更多的大城市,不論是最先發生疫情的武漢,還是後來出現疫情反覆的青島,這些人口過千萬的城市,都能做到在幾天內迅速完成全民檢測,並迅速將「疫情」清零,香港為何做不到?

內地各省市可以做到全民檢測,可以迅速將疫情清零,主要是內地的政府有決心去做。內地的民眾願意順從政府,是因為他們對政府有信心,是因為他們看到政府確實把人民的生命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看到政府有抗疫的決心和能力。但香港市民卻未能看到特區政府的決心,也無法對政府有信心。

特區政府一直拒絕學習內地抗疫,可能還有另一個心理層面的原因,就是不能接受香港已落後於內地的事實。向內地學習,就是承認了香港已跑輸內地,不僅是特首和特區政府的許多官員,恐怕香港社會也有不少人存有這樣的心理。不清除這些心理障礙,拒絕採納最有效的抗疫措施,香港難以戰勝疫情,達至「清零」目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