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文憑試(DSE)今日(17日)放榜,今年有約1.83萬名日校考生符合大學學位的入學門檻,較去年上升2.6個百分點,10人取得6科5**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達標的優秀成績,整體成績略好於去年。中學文憑試被視為青年人的「人生交叉點」,一試定生涯仍然是社會的真實情況。隨着時代發展,經濟和社會都正在轉變,青年人實現自己夢想,成長成才的路徑更多元、更寬闊,政府和社會都應正面引導,鼓勵青年學生多元發展,追求夢想,改變一試定生涯的現狀。
香港社會一向注重中學文憑試成績,大多數人都認為,在文憑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等同為自己的人生開啟了一扇通往美好未來的康莊大道,意味着未來的人生道路會比別人走得更舒坦,更容易取得成就。相反,文憑試如果考得不理想,則很可能會就此走上一條比較坎坷、困難的人生路。因此,社會也普遍把文憑試看作是年青人的「人生交叉點」,每年放榜日,都牽動着無數考生和家長的心。
雖然社會普遍認為不合理也不應該,但是一試定生涯仍是今日香港社會的現實情況。這也令一部分成績不理想的青年學生,容易感到沮喪、灰心,導致情緒困擾,同時又須面對家庭和社會的壓力,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也一直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關注,因而,每年的文憑試放榜日,除了為成績優異的考生鼓掌之外,政府官員和社會各界也會為成績欠佳的考生打氣、鼓勵。
雖說香港社會也普遍相信「行行出狀元」的古話,但放在中學文憑試放榜日,這句話更多地是用來安慰成績不理想的考生,而非反映出香港已為年青人創造出多元發展,能夠實現「行行出狀元」的社會環境。青年人想要在升讀大學以外,尋找一條同樣能夠成長成才的路,似乎並不十分容易。
然而,時代已經發展變化,一試定生涯確實已經不符合時代的要求。網絡經濟、數字經濟,以及人工智能時代,為年青人的成長成才開啟了更多的路徑,也正在改變許多人的觀念。比如,過往的大學收生,一直比較注重學生有全面的發展,偏科情況比較嚴重的學生,很難取得大學入學門檻,但在注重創意、創新能力的時代,在某些科目上有過人之處,可能比各科都平均發展更為可貴。越來越多世界頂尖的大學,重視招收具有特長的學生,尤其是具有創意和創新能力的學生,而創意和創新能力很難透過考試成績去評估。
在新經濟時代,對於知識和技能的理想也出現新的變化,死記硬背課本上的文字,或許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但在實際工作場景中,卻未必可以發揮較大的作用。而且,在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升級及普及化的今日,這種學習方式也顯得落伍,一次考試能否全面體現出青年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成長狀況,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相比起對課本知識的記憶能力,今日社會,似乎更重視知識的運用。
一試定生涯確實已經不合時宜,不論經濟發展模式,還是社會發展,都已經發生重大轉變,青年人成才之路,並非只有升讀大學一條相對仍然較窄的道路,青年人的成長成長,應該有更寬廣的路徑。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香港回歸25周年慶典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特別關注青年人。他提及,青人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要求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要幫助廣大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
政府和社會都應該為青年人的成長,創造更好的社會環境和條件,讓絕大多數青年人都可以融入新時代新經濟新社會,發揮自己的長處,尋找實現自己人生夢想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