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開通後迎來單日十萬人次出入境的人流高峰,大批內地遊客聚集東涌,對社區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視察大橋時已要求粵港澳三地用好管好大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重要作用,如今,因政府的配套措施跟不上,不但大橋未發揮應有的作用,還對東涌居民產生影響,政府必須亡羊補牢,重新規劃港珠澳大橋的相關配套措施。
港珠澳大橋關通後的第二個周日,入境處公布全日有逾十萬人次經大橋出入境,當日大橋車流量逾四千架次,調動穿梭巴士的數量接近二千架次,亦創新高。不過,這一數字與大橋每日20萬駕次的車流量的設計相比,只屬很小的數字,尚未真正發揮大橋的作用。
十萬人的人流量,已出現令東涌社區難以負荷的問題,身兼離島區議員的立法議員周浩鼎指出,大量旅客在東涌排隊候車,由於候車站安置在民居附近,大量候車客帶來的噪音,以及衞生問題,已經對當地居民造成滋擾,居民連外出買日用品都感到不便。
東涌新市鎮目前的人口約13萬人,港珠澳大橋帶來的10萬遊客,差不多令東涌的人口突然增加近倍,不可能不對當區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這種情形其實並不陌生,早幾年內地自由行人數增加,加上水貨客的問題,也令東鐵沿線的上水、北區、粉嶺一帶出現類似的情形,市民生活受影響,引發眾多社會問題,亦對政府施政帶來較大的壓力。
但令人不解的是,為何政府當局會如此快速地忘卻了上水的覆轍,難道真的是好了傷疤忘了痛?況且上水的水貨客問題還未完全解決,港珠澳大橋落成通車之前,為何不做好相關的配套措施,防止這種情形再次在東涌發生?即使政府自己後知後覺,但社會上早有不少聲音作出提醒,為何政府又無慟於衷,充耳不聞,不作出相關的準備呢?
港珠澳大橋是世紀工程,是世界最優的跨海大橋,它的建成通車令身為中國人的香港市民感到驕傲,而大橋開通之後,卻反映出粵港澳三地政府的相關配套措施卻跟不上,出現了一流的大橋,九流的服務,這種情況實在令人扼腕嘆息,香港政府自身配套基建不完善,配套的政策規劃和政府服務亦存在許多不足夠的地方,粵澳兩地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而三地政府在互相溝通合作方面亦十分不足,當日竟然發現有一批內地旅行團,未有就交通安排作預先聯絡,這反映出三地政府之間的溝通出了問題,如此服務,讓市民感到失望。
港珠澳大橋的車流量設計,每日可容納20萬駕次穿梭,現在,大橋剛開通,只有4000駕次的車流量,已經搞得香港食不消,那麼日後又將怎樣讓大橋發揮更大的作用呢?港珠澳大橋是國家大灣區規劃中的重要交通基建,對大灣區整體發展將起重要的作用,國家主席習近平到珠海主持開通儀式時,提出要粵港澳三地用好管好大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重要作用,以開通後至今的運作情況來看,粵港澳三地顯然是未能做到用好管好大橋的。
為今之計,政府當局應該要亡羊補牢,重視大橋通車後相關的政策措施規劃,比如,遊客與東涌居民之間應該有較好的分流措施,讓遊客既能為東涌帶來繁榮,又不會滋擾社區居民的生活。同時亦須提高過境車輛和人流的通關服務,讓大橋有便利和快捷的通關,更好地發揮大橋的作用。此外,粵港澳三地政府也應該建立更有效的溝通合作機制,共同管好用好這座世紀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