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期4天的復活節假期昨日(21日)結束,入境處數據顯示,由假期前夕的17日至昨晚9時,合計錄得583.6萬人次出入境,其中出境港人達245.2萬人次,經陸路口岸前往內地的港人達213萬人次,按年增9%。與同時,本地消費則顯得淡靜,業界估計跌幅達30%。在美國挑起關稅戰,世界貿易受衝擊的大環境之下,內地各省市都在想方設法擴內需,不斷推出具吸引力的文化、旅遊、購物等消費產品,亦吸引了不少港人北上消費,香港在這方面亦須努力,才能有效提振本地消費市場。

今年復活節假期,再次出現大批本地居民外出旅遊消費的場景,其中,選擇北上內地各省市旅遊的市民又佔了大多數,事實證明,隨着香港與內地之間的通關進一步便利化,香港與內地之間的交通更加便捷,以及內地持續深化拓展內需市場,各省市自治區都因地制宜地推出當地特色的文化、體育、旅遊、消費場景,吸引越來越多的香港居民北上消費,在重要的假節日期間,港人北上消費已經成為新常態。
港人北上消費,有助於促進兩地深化交流、交往,讓更多本地居民深入了解內地最新發展狀況,分享國家發展的紅利,有助增加國家認同感,培育愛國情懷,同時也有助於促進兩地的經濟文化融和發展,促進民心相通,是一件值得支持的好事。
不過,在支持兩地交流、交往的前提下,香港也須加倍努力,培育及拓展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本地文化、體育、旅遊、消費活動,除了吸引本地居民留港消費之外,亦希望能吸引更多內地及海外遊客來港旅遊消費,體驗香港特色的文化氛圍,促進本地經濟發展。
過去一段時期,香港在這方面已經作出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在多區舉辦夜市發展夜經濟、舉辦多項具本地特色的文化體育盛事活動發展盛事經濟,以及近期政府和立法會均關注的發展海島旅遊等,這些方面的努力,也都產生一定的效果,成功吸引一部分本地居民和遊客消費,但從整體來看,仍嫌力度不足,持續力和後勁不足,須再加一把勁,擴大效果。
今年的復活節假期期間,亦有多項本地特色的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吸引不少本地居民和海內外遊客,其中包括,在西九文化區舉辦的戶外咖啡節,首3天錄得3.3萬人次入場,較預期超出近3成,甚至有參與活動的店主表示,生意比預期好近3倍,成效喜人。此外,在灣仔舉辦的「香港國際試食節暨優質食品博覽會2025」亦吸引了不少本地及海內外遊客,令參覽商讚嘆成績超乎預期,產生良好的效果。

這幾項本地活動之所以有超出預期的成效,大致可以總結出幾點經驗,一是把握住消費文化的發展脈絡,近年興起咖啡熱,越來越多本地及內地消費者希望能深入了解咖啡文化,認識更多優質的咖啡產品。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本地及內地消費者喜愛國際的飲食文化。這些都是本地及內地居民希望能提高生活品質,拓展國際文化交流的表現。

本地及內地居民有拓展文化視野,提高生活品質的需求,而香港擁有特色的中西文化交融的優勢,正好可以為本地及內地消費者提供這類消費供應,把握好這一發展趨勢,就能創造出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旅遊消費活動,吸引更多本地及海內外遊客參與,提高本地消費的水平。
在美國挑起全球關稅戰、貿易戰的背景下,內地各省市自治區都在提振內需市場,促進本地居民及遊客消費,香港也須努力,發揮好本地中西文化融和的優勢,不斷推出具有優勢的旅遊消費活動,提振本地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