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人流事在必行 全面封關不切實際

(中通社)
(中通社)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進一步擴大,特區政府28日公布新七項抗疫措施,其中最重要者為大幅度減少內地與香港的人員來往。在疫病擴散,一部分受感染者病癥不明顯或無病癥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減少兩地人員來往,減少傳染疫病的機會,實屬必要,不僅如此,政府也應呼籲市民盡量減少外出,減少受感染的機會。而一部分人提出的「封關」建議,則根本不切實際,香港特區不能阻止市民回港,而且「封關」可能引發更大的恐慌,會令逗留在內地的數十萬香港居民急於返港,反而會帶來一次較大的人流,更不利抗疫。

政府推出的七項措施,包括停止發新港澳個人遊簽注,30日凌晨起,高鐵香港段、城際直通車全停,香港與內地航班減半,港珠澳大橋金巴、沙頭角跨境巴士班次縮減,客運碼頭跨境渡輪服務暫停。同時暫停高鐵西九龍站、紅磡口岸、沙頭角、文錦渡等六個口岸。

根據政府的測算,在這些措施之下,內地來港的遊客人數將大幅減少七成半,但仍會有一些持商務簽證、探親以及其他理由的內地人,有機會進入香港,總數約佔兩成。此外,根據特區政府公開的數字,一月份經由各口岸出入香港的,近七成為本港居民,內地旅客只佔約兩成,其餘為其他國籍的人員。根據這些數據,新的措施能夠有效地大幅度地減少內地來港的人員。

有些政黨及個別人士提出全面封關的建議,平心而論,如果純粹是從抗疫和防疫的角度出發,市民有這樣的心理和想法,很容易理解。但完全封關其實並不切合實際情況。

首先,香港有數十萬居民長期在內地生活、工作,還有另外數十萬居民在春節假期前往內地探親、訪友、旅行,亦有一些跨境家庭。內地發生了疫情,香港政府應該採取措施盡最大可能減少內地遊客訪港,以減少疫情擴大的風險,但香港政府根本不可能,也不應該禁止香港市民回港。即使是現時正身處疫病最先爆發的武漢市的約二百位香港市民,政府也有責任相法設法協助他們回港,更何況在內地其他地區的香港居民?

其次,政府如果因應疫病宣布完全封關,很可能會引發另一次的社會恐慌,相信會有大量滯留在內地的香港居民,得知這一消息後,會急於在封關前趕回香港,這反而會促成另一次大量的人員流動,對抗疫和防疫都完全沒有好處。

香港與內地之間關係緊密,根本無法完全分離。發生疫情,政府首要做的是穩定民心,宣傳正確的防疫抗疫知識,讓居民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減少兩地穿梭,停留在安全的地方,減少感染的機會。同時也要做好邊境的防疫措施,盡量做到及早發現,及早處理,以將疫病擴散的可能性減至最低。

新型冠狀病毒疫病在武漢爆發擴散至今,香港仍未發現本地個案,現有八宗確診個案全為外來個案,這已充分反映出政府之前的系列抗疫措施是有效的,市民的防疫意識亦已提高。但現時在社會引起恐慌心理的,主要的原因在於口罩、酒精搓手液等防疫物資的短缺,一些市民因為家中沒有口罩,市面上亦買不到口罩而感到憂心,有些長者因為買不到口罩或買不起口罩,被迫留在家中,而家中的食物已盡,感到惶恐,這些情況值得政府留意,政府必須在短時間內解決物資短缺的問題,減少市民的恐慌,更有必要協助有困難的長者和弱勢社群,解決生活上的困難,以安民心。

提出全面「封關」建議的一些政黨和政客,有一部分是包藏禍心,有政治意圖,希望藉機煽動起新一輪的反政府浪潮,發動罷工,製造社會混亂,這些行為根本與抗疫背道而行。

抗疫須依靠政府,依靠醫護人員和專家,也要依靠市民大眾,全港上下一心才能取得成功,如果在疫病傳播期間,惡意反政府,破壞社會穩定,這無異於破壞抗疫,將全港市民的健康和安全放置於危險的境地,市民須十分小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