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率團再訪中東意義重大 香港內地拼船出海共拓商機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6日)作出宣布,本周六(10日)將率團訪中東,到訪卡塔爾和科威特,此行將與兩國政府領導會面,建立合作共識,亦會考察當地設施和企業,拓展商機。隨團除了30多位本港工商、專業界領袖,還包括20多位來自內地的企業家。這次特首中東之行,是在美國挑起全球關稅戰之後的一次重要行程,香港聯手內地企業拼船出海,對於香港深化國際合作,發揮「內聯外通」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李家超擔任本屆特首之後,面對美國的圍堵、打壓,提出向中東、東盟發展,拓展更多合作機遇的理念,他任內已兩次率團訪東盟,這次則是第二次率團訪中東,對香港拓展更廣泛的國際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香港對外貿易之中,東盟和中東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據貿發局數據,自2017年至2024年,香港對美國出口下跌約9%至10%,但香港向東盟及中東地區的出口,則分別增加39%和40%。這一組數據反映出,香港的對外貿易合作,正在逐步由過往主要面向美國及歐洲國家,轉向更多元化的發展,國際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而且,這次特首率團訪中東,是在美國於4月2日挑起面向全球的關稅戰、貿易戰之後的重要行程。目前,全世界各國都在思考應對之策,都希望能拓展更廣泛的國際商貿合作,以此減輕美國關稅戰帶來的負面影響,特首在這一重要的時刻再次率團出訪中東,相信會對促進全球貿易,產生積極的作用。

中東地區在世界全球化體系的分工中,主要是石油及能源供應者,資金充裕,但中東國家有很強烈的願望,推進經濟多元化發展,拓寬投資渠道。中國與中東國家的關係發展迅速,已在新能源及創新科技產業領域,展開多方面的合作,香港作為中國唯一施行普通法的自由貿易港,可以發揮關鍵而重要的橋樑角色。香港也是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對促進中國與中東國家的商貿往來,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卡塔爾和科威特都是中東經濟蓬勃和增長快速的國家,香港與這兩個國家,加強政府間的聯繫,強化互信,有助深化合作,而香港及內地的企業家,隨團考察當地,有助有快落實合作意向。

今年全國兩會,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涉及港澳部分,首次提出支持港澳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特首這次率團訪中東,是貫徹落實這項中央政策,在中央支持下,積極推進與中東國家的深入合作,有助進一步提升「一國兩制」下,香港所具有的「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拓展國際商業貿易的合作空間。

與上次訪問中東所不同的是,這次訪問團,除了率領本地的商業和專業領袖隨團之外,還邀請了20多位內地企業家,他們來自浙江、福建、廣東等地,涵蓋金融、工商、貿易、基礎建設、創新科技、能源、運輸物流等範疇,聯合本港與內地的工商界,拼船出海,這對香港自身發展,以及對內地都是一次重要的突破。

香港與內地的工商界、企業家,各有所長、各有優勢,雙方有很大的優勢互補的合作空間,聯合香港與內地工商界,一同走向世界,不僅可以增加自身的實力,有助拓展更大的商機,同時也對內地企業向外發展,提供實實在在的支持。有助提高香港作為國家對外開放窗口,進一步發揮「內聯外通」作用的重要角色,體現「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做好企業「引進來,走出去」的橋樑作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