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昨日(27日)公布推進銀髮經濟的五大範疇30項措施,這是政府因應人口結構轉變,作出的積極應變。政府帶頭改變觀念,調動起銀髮經濟的積極因素,不僅有助改善長者的生活品質,提供更多適合長者的消費產品,更可以釋放「銀髮生產動力」,讓長者繼續為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發光發熱,對社會有積極正面的作用。
人口老齡化、少子化是香港正面對的其中一項重大挑戰,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去年65歲或以上人士已達170萬人,佔全港人口比重約24%,即平均每4名港人就有一名長者。預計到2043年,長者人口佔全社會人口比重超過三分之一,政府必須未雨綢繆,制定更完善的長者政策,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
長者人口持續增加,但長者本身的經濟狀況和經濟能力也正在發生轉變,長者並非只能成為社會的負擔,相反,隨着長者群體中,中產階層比例持續提升,長者群體的經濟狀況與過去相比較已經有很大的不同。
據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的估算,2024年60歲或以上長者的消費開支大約為3420億港元,佔本地生產總值約11%,到2034年,長者的消費額可達到4960億元。這對整體經濟而言,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若能持續推進社會改變觀念,重視銀髮經濟,推出更多適合長者的消費產品,對經濟發展將會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這次「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推出的措施中,包括多項促進長者消費的政策,政府會積極了解長者需要,包括與飲食界合作,提供迎合長者喜好的餐膳體驗與飲食優惠,推出更多銀髮理財產品,舉辦「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等,推動銀色消費,算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此外,隨着香港人口整體健康狀況的持續改進,長者的工作能力也不容忽視。長者擁有多年的工作經驗,本身就是重要的社會資源,過去社會對長者的「銀髮生產動力」重視不足,未能為長者創造足夠的工作機會,白白浪費了長者可以為社會經濟作出的貢獻。

政府成立「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着力推進「銀髮生產動力」,為長者提供更多工作崗位,同時也為仍有工作願望和工作能力的退休長者提供一些必要的職業培訓,是促進銀髮經濟的重要一步。長者若能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持續貢獻社會,不僅能為社會創造價值,也有助豐盛長者的生活,促進長者的身體和精神健康,對減輕社會福利的壓力,也有重要的作用。
銀髮經濟的重要性只會日益增加,政府這次首次推出整合性的政策措施,是一次有用的嘗試,日後總結經驗,仍可不斷改進,持續推進。更重要的是,這次政府帶頭,提高對銀髮經濟的重視,有助社會改變觀念,不再將長者視為社會的負擔,改為將長者視為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正面價值的群體,這對社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政府開了頭,社會須全面配合,才能讓相關政策產生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這次政府推出的 30項措施,其中有多項都須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期待這次推進銀髮經濟的政策,能夠成功吸引更多相關業界共同參與推進,並在日後的實踐中不斷總結經濟,不斷改進、擴大,持續做好香港特色的銀髮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