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已在香港社區傳播,香港正處於戰疫的緊要關口,而香港護士協會聲言將發起新一輪工業行動。口罩及醫療防護用品短缺,確實是目前抗疫的最大困難之一,但政府已有措施優先供給醫護前線,如果仍不足夠,前線醫護若有需要,相信社會各界、市民大眾,自己不用也會盡最大可能滿足醫護的需要,而護協的工業行動,一不能解決口罩短缺,二不利於前線抗疫,護協的工業行動只是政治上的考慮,應立即停止。
護協主席李國麟既稱,協會的新一輪工業行動並非罷工,又說醫護人員不會放棄病人,卻又訴說,現時疫情持續,增醫院內交叉感染風險,但醫護人員的防護裝備不足,協會經投票後決定接力發起第二波工業行動。
李國麟又指,根據醫管局的感染控制措施標準訂明,每名醫護每日應獲發4個外科口罩及4套PPE,每名住院病人每日應最少有2個外科口罩,床尾有一瓶酒精搓手液。
口罩和醫療防護用具不足,確實是眼下抗疫工作面對的主要困難之一。在全港口罩均不足,市民大眾周圍撲口罩之時,醫院及醫衞系統的口罩和醫療防護用具的供應,相對仍然是有保障的。按醫管局的說法,目前的存貨是足夠一個月的使用。同時,政府當局也正在採取措施,解決困難。除了加強全球採購,向中央及內地求援,以及想辦法增加香港本地生產口罩之外,政府亦已提出,目前庫存的口罩,優先供應醫護及其他需要前線抗疫的政府部門使用。特首林鄭月娥及多位高官首先以身作則,省用口罩。
口罩不足,醫護人員更須合理地使用,要更加珍惜資源。然而,事實卻未如市民的期望。有報道指出,一部分早前參與罷工的醫護人員,雖然停止罷工行動,但卻有意地工作崗位上濫用口罩,浪費資源。亦有報道指出,多家公共醫院及政府部門都存在口罩和相關用品被盜及失竊事件,懷疑有人從政府醫療機構,挪用本已十分缺乏的物資,用於私人用途,甚至有些發動罷工的醫護,挪用大量口罩等用品,用於政治行動。
上述這些情況令人遺憾,一方面反映出政府當局及醫管局及各公立醫院存在管理不善的問題,未能更合理地使用資源;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醫護人員及醫療衞生領域的從業員中,也存在有一小部分人員,個人品行不端,濫用資源,甚至還可能有盜竊謀利的問題。
因而,解決醫護前線口罩和防護用品不足的困難,一要靠增加供應,二要靠加強內部管理,三則是要督促醫護及醫療衞生領域的從業員的自律、自重。口罩供應不足的困難不會是長期的問題,眼下出現的困難主要是新冠肺炎爆發的突發性事件,令口罩需求在短時間內大幅度增加,同時因受疫病影響,內地主要的生產商未能正常生產。但隨着全國抗疫的推行,內地許多省份已經陸續復工,口罩的生產也在逐步恢復,解決供應只是時間上問題。
即使在目前極度短缺的情況之下,仍然有解決供應不足的辦法。據報道,中央政府已緊急調配1700萬口罩供應香港,商界和民間也在積極想辦法自行生產口罩,許多市民更加自發地在家自製口罩,這些辦法未必能完全解決問題,但都積極正面,十分可取。
再退一步說,假如醫護前線真到了無罩可用的地步,相信香港各界和市民大眾斷然不會袖手不理,許多人自己不用,也願意捐出口罩保護前線醫護人員,因為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醫護在前線奮戰,保護的是全港市民,市民也願意為醫護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這次護協的工業行動,真實的原因恐怕並非是口罩不足,相信主要是出於政治上的原因,是要延續上一階段醫護界的罷工行動,為香港特區政府製造更多的政治麻煩。但正如上一階段的醫護罷工不得人心,最終以失敗告終那樣,這次的工業行動,同樣是與全民抗逆背道而馳,同樣有損全港市民的利益,所以可以預期,最終也只能失敗收場。護協最好是停止一切工業行動,回到抗疫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