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劃未來把握機遇 主動融入大灣區

特首李家超昨日(25日)作出預告,明日(27日)將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前往廣州,出席第二十四次了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會議的目標是承先啟後,一方面總結過去一年的合作成果,另一方面闢劃來年的合作計劃。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地區之一,有望成為全球四大灣區之首,也是香港未來取得更大成就的希望所在,香港必須把握灣區機遇,更主動地融入灣區。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五周年,經過五年的努力,粵港澳灣區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可喜勢頭。粵港澳大灣區去年創出1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總量,比5年前的10.8萬億元人民幣,增長了近40%。實現了以不足全國百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九分之一的經濟總量的奇蹟。大灣區是充滿活力,充滿動力的熱土,為粵港澳三地帶來更好的發展前景。

過去5年來,粵港兩地的政府間交流緊密,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成效。李家超領導的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以後,更主動地融入大灣區發展建設,成立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由特首任組長,三位司長擔任副組長,加強領導,進一步推動香港融入大灣區。

過去一年來,粵港兩地政府落實了多項促進融合發展的政策,包括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大灣區高端人才流動、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海空貨物聯運、「港車北上」、跨境數據流動、「港資、港法、港仲裁」、「港澳藥械通」等,為相關行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去年兩地恢復正常通關之後,迎來兩地居民「雙向奔赴」,香港居民北上消費熱潮持續,內地居民南下旅遊的人次也逐步恢復,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兩地民間往來更為頻密。廣東省政府,以及鄰近香港的深圳市政府,推出多項有利促進民生融合的政策措施,香港長者到大灣區養老有更多便利,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創業、就業和就學,也更為方便,加上兩地交通便捷,通關更順暢,吸引越來越多香港居民選擇到大灣區城市居住、生活。

過去5年,廣東省着力發展對接香港、澳門的四大重要戰略平台,包括深港河套區、深圳前海區、廣州南沙區,以及珠海橫琴區。香港亦積極參與其中。現在,這四大平台的發展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出現一批粵港澳三地合作的企業,其中包括擁有全球領先技術的創新科技企業,也包括支持綠色發展的先進新能源企業,還有一些是由粵港澳年青人創立的企業。這些企業由無到有,從幼小到壯健,見證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成長,也給灣區未來帶來更多的希望。

融入大灣區發展,對香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灣區擁有8700萬人口,是香港的十倍,隨着大灣區經濟總量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質素不斷提升,大灣區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將不斷提升,對生活質素的要求會不斷提高。大灣區8700萬居民提高生活質素的需求,就是香港各行各業的重要商機。

香港在大灣區各中心城市中,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香港融入大灣區,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形成優勢互補,互相支持,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帶領大灣區更好地走向世界,也帶動香港自身的發展,成就更好的未來。

香港疫後經濟復甦未如預期,正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緊張,環球經濟復甦乏力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困擾,同時也須克服內部存在的問題。融入大灣區,讓香港可以更好地借助大灣區的力量,從容面對種種挑戰。

特首預告,這次粵港合作聯席會議中,特區政府重點聚焦科技創新、金融領域、醫療衞生、跨境交通、投資貿易互聯互通等多方面。期待這次會議能在這幾個重點領域,取得突破,讓粵港合作邁上新的台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