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抗疫多重挑戰 政治干擾禍害深遠

1月31日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39歲男子,今早(2月4日)離世,成為本港首宗死亡個案。香港目前已有15宗確診病例,其中包含有可能在本地感染的個案。根據最新的研究資訊,病毒有可能透過糞便傳播,廣州亦發現在家居門柄上有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意味着疫病有可能透過各類人們經常觸摸的物件傳播,全民抗疫之戰必須進入新的階段。而目前對香港抗疫而言,除了病毒無影無形之外,最大的挑戰相信來自政治的干擾和物資短缺的困難。

香港確診的病例仍以境外輸入個案為主,但亦有幾例可能屬本地感染的個案,這為疫病有可能在香港社區擴散已敲了警鐘,必須進一步提高全體市民的防疫抗疫意識,最大可能地減少疫病對香港造成的傷害。

新型冠狀病毒疫病的傳播規律,至今尚未有完整的認知。由武漢發現有人感染時,以為只能由動物傳至人,到發現有親密接觸者之間傳染,認為屬有限度的人傳人,再到確定可人傳人……。事件發展至今,科研人員的不斷研究和新的發現,讓人們更多地了解這次疫病。

從目前已知的情況看,這次疫病的傳播,無疑比沙士更難以捉摸,不僅存在一部分輕微病症甚至無病癥的傳播者,甚至一些家居用具也能附帶具感染性的病毒,成為傳播的途徑。一些研究還稱,病毒在20度的溫度下,可以存活5天。亦有研究指出,一部分病癒出院者,仍然帶有病毒。

由此可見,這次疫病絕不平常,僅僅戴口罩,可能未必可以完全防疫。現時很有必要進一步推升全港市民的防疫抗疫意識,盡最大努力防疫抗疫。除了進一步呼籲市民減少外出,減少交際活動之外,還須提醒市民加強家居的消毒和清潔,手機屏幕、電腦鍵盤,家居的門柄、水龍頭等,也須定期消毒,水渠、U型透氣口等位置須加強防病毒的措施。

今日出現的首宗死亡病例,患者有長期病患,曾往武漢探親。事件亦揭示,長期病患者和老弱人群,面臨的危險最高,政府及社會亦須加強對這些人士的關懷和照顧,以減少疫病對社會帶來的傷害。

疫病非同尋常,抗疫要靠科研,也要靠全民合力。香港抗疫的挑戰很大,難點很多。目前所遇到的其中一個難點問題,無疑是抗疫物資的缺乏。口罩慌已是全球性的問題,香港的口罩主要依靠外地輸入,過往主要的供應地區為內地,現在內地也存在很大的供需失衡問題,供應香港自然大受影響。日本、台灣和東南亞等地區,也因應疫情發展,開始減少甚至停止向外輸出口罩。

特區政府雖已全球採購,但目前似乎並不成功。根據目前的情況,引入生產線,由本地生產緩解口罩供應不足的問題,似乎是一條必不可少的道路。而若能發明出可清洗,能多次使用的口罩,無疑對抗疫有很大的幫助。除了口罩之外,隨着疫情的發展,未來消毒物資,醫療物資等都有可能出現類似口罩的供需不足問題,政府應及早作出準備,以穩定社會。

另一個難點則是政治上的干擾。在抗疫的緊要關頭,傳媒的作用十分重要,傳媒如能將焦點放在促進抗疫,監督政府提高抗疫水平,薈聚民間智慧,動員民間力量合力抗疫,傳播抗疫資訊,補政府之不足,相信能有效提升香港的抗疫。

但香港的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特首幾次出席記者會,介紹政府不斷推出的抗疫措施,而一眾媒體記者似乎對疫病本身的關注不足,反而糾纏於一些政治性對抗的問題,這容易令社會的關注點出現誤差。一些傳媒記者的表現,看上去是專門為攻擊林鄭月娥而出席記者會。一些記者則以令政府官員難堪為樂。政府官員必須用許多精力去應對傳媒帶來的挑戰,無法全神貫注地投入抗疫,這無疑會令抗疫受到大的影響。這是香港抗疫受政治干擾的一個方面。

另一個更為嚴重的層面則是政治組織借疫病發起的罷工行動,這種趁你病,攞你命的做法,已成為香港抗疫的最大阻礙。如果香港最終無法避免罷工的進一步擴大,那麼香港將遭受雙重打擊,政治上對香港的傷害,有可能比疫病更深遠,破壞力更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