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加薪惹爭議 須檢討機制適時變革

公務員薪酬趨勢調查日前出爐,得出低中高層公務員的薪酬趨勢淨指標介乎2.04%至7.26%,連日來引起社會熱議。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經歷了兩年凍薪,在薪酬趨勢淨指標正數的情況下,公務員要求加薪,期望合理,但調整幅度不純粹看淨指標。外界猜測,公務員很大機會加薪,但幅度不會跟足淨指標。公務員加薪幾乎每年都會受到爭議,政府亦已多年沒有跟足薪酬趨勢調查淨指標加薪,反映出這一調查機制已經不合時宜,是時候應作出變革。

公務員期望加薪,這是人之常情,但加薪要合理,更要讓市民順氣,否則加薪惹出民怨,可能會加出禍。受疫情影響,公務員已經連續兩年凍薪,今年希望能夠加薪,這原本可以理解,多數市民應不會有過度的反應。但這次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的調查結果一出,引起社會強烈反應,主要原因在於,薪酬趨勢調查的結果嚴重脫離社會現實。而政府的加薪機制,又已令市民失去信任。有理由相信,這次不論公務員加薪幅度如何,都會引起爭議。

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的調查,抽取百多家公司調查,涵蓋近13萬僱員,但問題是這些接受調查的公司,7成是大企業,這與香港社會實際情況並不相符。此外,接受調查的公司,到底是哪些企業,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也拒絕透露,能否真實反映社會實況,實在令人存疑。再加上,調查將私人企業的花紅納入薪酬,卻又不計無薪假期等情況,結果自然會引起爭議。

政府當局已經連續兩年未跟薪酬趨勢調查結果為公務員調整薪金,2020年,薪酬趨勢淨指標為正數,因應新冠疫情的影響,當年政府決定全體公務員凍薪,2021年,薪酬趨勢淨指標為負數,考慮到公務員士氣的問題,政府仍然未依照指標調整公務員薪酬,仍然凍薪。今年,薪酬趨勢淨指標出現令多數市民感到驚訝的超高幅度,從政府官員近日的公開言論看,仍然不太可能依足淨指標為公務員加薪。

因此,今年公務員加薪又變成一件令政府為難的事,淨指標的調查結果,提高了公務員對加薪的期望,加上已連續兩年凍薪,如果加薪幅度未能達至公務員的期望,那麼會引起公務員內部的不滿。但是,假如政府滿足了公務員,加薪幅度超過市民可以接受的程度,則又會引起社會的不滿情緒。

公務員加薪,變成隨時可能激化社會矛盾的問題,而且,對這一問題的爭議,幾乎每年都要有一次,這反映出現行的公務員薪酬調整機制出了大問題,政府當局有必要檢討機制。

將公務員薪酬與私營企業掛鈎的機制,本身已不合理。公務員工作與私營企業性質完全不同,私營企業純粹以營利為目標,企業賺到錢,員工自然會加薪分花紅,相反,企業效益欠佳,員工則會減薪、裁員,甚至因企業倒閉而全體解散。但公務員並非以賺錢營利為目標,又豈能跟隨私企調整薪酬?再者,私企聘員有大幅度加薪的機會,但也有突然失業、解散的風險,公務員又豈能只跟隨私企加薪,卻又不承擔失業、解散的風險?

公務員願意跟隨私營企業薪酬趨勢加薪,但未必能接受跟隨私企減薪,而政府在考慮公務員薪酬調整時,又須考慮公務員士氣的問題,如果必然是加薪容易,減薪難,甚至會出現只加不減,最多只能凍薪的結果,這難道又合理嗎?

公務員工作穩定、薪酬穩定而優厚,本身就已具有吸引人才,穩定公務員團隊的有利因素。而且,公務員的工作性質特殊,在許多崗位上還要講究使命感和責任感,要有奉獻精神。公務員團隊更不能完全跟從私營企業,在內部產生嚴重的階層分化,令高、中、低層公務員的薪酬水平差距過大。

今年公務員加薪再次引起社會爭議,反映出現行的薪酬調整機制並不符合社會的期望,新一屆政府有必要檢討現有機制,研究更合理的機制,理順關係,化解矛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