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可過早鬆懈 把握時機提升抗疫水平

政府在4月21日推行第一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後,市面氣氛有所好轉,而疫情沒有增加,特首林鄭月娥昨(26日)表示,仍將按計劃在5月下半月才推行第二階段放寬措施,亦無計劃進一步放寬旅客入境防疫限制及航班熔斷機制。

第五波新冠疫情持續緩和,社會期望政府提早推行第二階段措施,盡快恢復對內地和海外的正常往來,讓社會早日復常。市民的這種願望可以理解,但復常必須建基於穩控疫情的基礎之上,現在疫情緩和,政府應充分利用好這一時機,修補、穩固和提升防疫能力,而非過早地鬆懈下來。

林鄭月娥昨在出席行政會議前見傳媒,她指香港的新冠疫情在過去十天更趨穩定,本周一有431宗確診,較本月15日的946宗下跌多於一半;其他指標如污水監測人均病毒量、強制核酸檢測的陽性個案比率等,同樣錄得可觀的下降幅度。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已順利推行,除非確診人數突然急增,否則會按計劃於5月下半月推行第二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香港第五波疫情持續緩和,在復和節假期之後,未出現疫情反覆,令人放鬆了一口氣。隨着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落實,市面上重現興旺的氣氛,市民外出飲食、購物消費有所增加,甚至還出現報復式消費,絕大多數在疫情中被關停的表列處所恢復營業,被冰封兩年多的旅遊業也開始重辦本地遊,學校恢復面授課……。

這種狀況令人欣喜,市民期望政府能夠提早落實第二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讓社會經濟民生能夠更全面地復甦。亦有業界人士及學者提出,在目前嚴格的「外防輸入」措施和航班熔斷機制之下,香港機場現時每日少於20個航班抵港,甚至比非洲的民主剛果的金沙薩機場更少,可能會影響香港作為國際航運樞紐的地位,希望政府盡快放寬熔斷機制。

香港社會受第五波疫情的衝擊強烈,影響巨大,因而,在疫情稍為放緩之時,社會已急不及待地希望能夠盡早地放鬆各方面的限制,讓社會經濟民生早日復常,這種心情可以理解。從實際需要來說,香港只是一個細小的開放經濟體,如果不能早日恢復對外聯絡,根本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的復常,這也是實情,爭取早日復常,爭取早日恢復對內地和海外的通關,應該是包括政府和市民在內,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目標。

不過,社會各界和市民大眾也須清醒地意識到,只有建基於穩控疫情之上的復常,才是真正的復常,只有同時恢復對內地通關與對海外通關,才能真正保住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在疫情稍為緩和,就過早地放鬆防疫,這只能說是不負責任的做法。香港只有持續提高自身的防疫抗疫水平,達至穩控疫情的目標,才有可能真正復常。

因此,在第五波疫情出現緩和的現階段,香港需要做的,應該是修補防疫漏洞,整合各方面的防疫抗疫資源,穩固和提升防疫抗疫能力,在能夠穩控疫情的基礎上,才逐步放鬆防疫措施,讓社會有序地復常,這才是負責任的做法。否則,疫情稍緩和,就立即放鬆防疫,很容易再次讓香港陷入險境,再次遭受沉重打擊。

在疫情持續緩和的現階段,讓香港可以從緊張的抗疫中紓一口氣,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對整體的防疫抗疫作出調整,在這方面有許多事情要做。其中包括,審視公立醫院、護老院在第五波疫情中暴露出的各種問題,包括設施、人手不足,管理不善等問題,以提升防疫抗疫能力。

也須進一步提高市民的疫苗接種率,目前仍有多達40萬人口未完成疫苗接種,這無疑是目前最令人擔心的防疫漏洞,政府和社會仍須全力以赴,想方設法地提升疫苗接種率。

全民強制檢測仍然是不可迴避的高效防疫手段,而香港至今仍未能推行全民強檢,反映出政府能力不足,防疫抗疫的設施不足,政府各部門的準備不充分,社會也比較分化等一系列問題。即使香港不需要在現階段就推行全民強檢,但政府也應該從中查找不足,彌補不足,做好準備,以備一旦有這樣的需要時,可以迅速推動落實,這樣才能把握住防控疫情的最佳時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