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昨(17日)公佈,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及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均成功申遺。至此,中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列第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14至19日召開視訊會議,審議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項目。資料顯示,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以來,世代傳承。太極拳對於習練者的性別、年齡、體質、職業、民族沒有限制,通過習練太極拳,人們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太極拳習練者已超過3億。 太極拳的發源地河南溫縣陳家溝有關方面表示,作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已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大符號和最受歡迎的傳統武術之一。
「送王船」流傳於閩南地區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禳災祈安的民俗活動,自15至17世紀形成以來,從閩南地區傳播到東南亞地區,被指是人們長期海上生產生活智慧的結晶,亦是兩國的共同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