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 為中國AI發展指明方向

據香港中通社記者黎金良報道,42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人工智能(AI)發展和監管進行了第二十次集體學習。這是自20181031日以來,政治局時隔七年再次聚焦人工智能,凸顯了AI在中國國家戰略中的核心地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堅持自立自強,突出應用導向,推動中國人工智能朝著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發展。

4月2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人工智能(AI)發展和監管進行了第二十次集體學習。(中通社)
4月2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人工智能(AI)發展和監管進行了第二十次集體學習。(中通社)

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驅動力,對經濟、社會和國防發展具有深遠影響。2018年首次集體學習後,AI技術在生成式AI、大模型和自主智能系統等領域快速進展。此次學習是在全球AI競爭加劇、技術迭代加速的背景下召開,顯示出中國對AI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前瞻布局。習近平的講話亦釋放出重要信息:新型舉國體制是中國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制度優勢,面對外部技術封鎖和國際競爭壓力,AI的自主創新尤為關鍵。

在推動AI發展的同時,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技術的安全性與公平性。習近平強調,要把握人工智能發展趨勢和規律,加緊制定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應用規範、倫理準則,構建技術監測、風險預警、應急響應體系,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近年來,中國已構建起較為完善的AI法律法規體系,為技術發展提供保障。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發布,為AI產業發展指明方向;《網絡安全法》實施,規範AI在網絡空間的應用。2021年,《個人信息保護法》和《數據安全法》出台,強化數據處理和隱私保護。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管理暫行辦法》針對生成式AI的風險提出具體監管措施。

此外,AI倫理治理也穩步推進。2019年,《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提出「以人為本、負責任、公平公正」等原則;2021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範》進一步細化倫理要求,確保AI發展符合社會價值觀。

社會媒體討論中,有觀點指出「自主算力與AI+政務是關鍵點」,這與中國政府的戰略部署高度契合。自主算力聚焦於AI芯片和計算平台的自主研發,是實現技術自立自強的基礎。近年來,中國加大對AI芯片領域的投入,力求突破國際技術壁壘。

同時,「AI+政務」成為應用推廣的重要方向。通過AI技術,政府部門能夠提升行政效率、優化公共服務。例如,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和公共安全領域,AI應用不僅提高了治理能力,也為技術商業化開拓了市場。

分析認為,中國在AI領域雖進展顯著,但挑戰猶存。國際競爭加劇,尤其在高端芯片和核心算法方面,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外部技術封鎖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也對AI產業構成壓力。習近平強調,要正視差距、加倍努力,全面推進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賦能應用,完善人工智能監管體制機制,牢牢掌握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主動權。

此次集體學習為中國AI發展指明方向,也展現了中國在全球AI治理中的擔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