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台灣教育部門在賴清德的指示下完成13篇「識讀中國」補充教材,在島內引發爭議。昨日(16日),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對此予以強烈譴責:民進黨當局罔顧事實,歪曲歷史,企圖借新編教材渲染所謂「大陸威脅」,煽動「反中抗中」,散播「台獨」主張,繼「台獨課綱」之後進一步毒害台灣青少年。其行可惡,其心可誅。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報道,「教育部」日前稱現行島內課綱中已有相關「識讀中國」的學習內容,如「公民課」包括大陸政治特性與挑戰、經濟發展如何影響區域和平、台海兩岸關係等,台「教育部」正研發教材,未來提供給學校做教學補充。
台「教育部」主任秘書林伯樵透露,教材內容包括「識讀中國」、「國家認同」、媒體識讀等方面,屆時將結合現行課綱實施。
台灣《聯合報》15日發表社論稱,台「教育部」推動「識讀中國」教材是賴清德授意。賴3月召開高層會議時拋出「賴17條」,其中要求台「教育部」同陸委會、「經濟部」等相關部門,全面深化青年學子對大陸的「識讀教育」,「因此,『識讀中國』教育既是『賴17條』的落實,也是賴清德『洗滌人心』政治工程的關鍵環節。」
台灣「全教產」理事長林碩傑說,此舉強迫學校在塞滿的課程中增加更多為政治服務的內容,同時還會增加基層教師的課程負擔。
台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撰文稱,台「教育部長」鄭英耀將「公民課綱」中「識讀中國」的部分窄化為「識讀中國威脅」來研發教材,「本此初心,內容必定偏頗,絕難真正識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