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料網、堅雜誌兩會採訪隊報道】國家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中國民營企業在內地創出成績,走出國門,到國際市場競爭,是否仍具有競爭力?出席全國「兩會」的企業家認為,中國企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成功建立了海外的市場信譽,並且中國的企業家精神比較強,更有拚勁和創新力,相信可以在國際市場創造更好的成績。
身兼全國人大代表的中國知名家電企業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雲杰表示,海爾是比較早走向世界的中國企業,現在中國家電在國際市場發展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期,經過幾十年努力,海外消費者已認可中國企業品牌,如果能抓住機會,中國家電企業在海外市場大有可為。
海爾周雲杰:中國家電在國際市場大有可為

他表示,海爾在全球有十多個研發中心,形成全球資源聯動,把握住技術發展的堆心出勢,抓住用戶沒有被滿足到的需求,來開展創新,取得良好效果。海爾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能夠一手抓住當地的需求,一手能整合當地技術研發資源,快速創新,給用戶超級的體驗。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他的企業在20多年前已進入東南亞市場,當年中國產品在東南亞國家,與其他國際上的同類產品相比,質量比別人好,但價格只能是別人的三分之一,令他感到氣氛而又心痛。
劉永好:企業走向國際要有長期觀點

現在20年過去,許多中國產品已成為當地的主要品種,不只是銷量多,品牌好,也為中國製造爭了光,為中國品牌爭相了光,值得驕傲。
現在,中國有越來越多企業走出國門,在「一帶一路」國家布局發展,劉永好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一定要有長期觀點,一定要有共贏觀點,一定要跟當地結合,才能走得長、站得穩。
他認為,中國的企業競爭力比較強,因為中國企業家精神比較強,比較敢拚,敢幹,在國內練就的企業家精神,在國外比較能夠施展,而且中國企業的技術更好,配套體系更全,企業家對製造的認識更強,在海外的受益還會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