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88周年 台傳媒人徐宗懋:兩岸凝聚共同民族感情,才能共創未來

徐宗懋又名秦風,是台灣資深媒體人,出版多本歷史圖冊,在兩岸文史界和收藏界獨樹一幟。(網上圖片)
徐宗懋又名秦風,是台灣資深媒體人,出版多本歷史圖冊,在兩岸文史界和收藏界獨樹一幟。(網上圖片)

今日(7日)是「七七抗戰88週年」,又適逢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80週年以及台灣光復80週年,台灣資深媒體人徐宗懋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這三件事情歷史性質言為一體,不可切割,他認為,應該隆重紀念抗戰勝利和台灣光復等一系列活動,而且要從紀念七七抗戰88周年開始,而且將其視為兩岸和解合作的歷史精神基礎。
徐宗懋又名秦風,是台灣資深媒體人,近十餘年來,在海內外搜集歷史照片等資料,並成立「台灣文史工作室」,在台灣出版了60冊的《20世紀台灣》,在大陸出版了《鐵蹄下的南京》、《歲月台灣》、《眾生台灣》、《1904-1948歲月東北》等多本歷史圖文集,在兩岸文史界和收藏界獨樹一幟。他今日在臉書上發表題為《紀念七七抗戰,弘揚民族正氣》的文章,在台灣引起關注。

七七事變代表中國全面反抗日本侵略

徐宗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歷史圖片,紀念七七抗戰。
徐宗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歷史圖片,紀念七七抗戰。

他在臉書發文指出,日本侵略中國是帝國主義對華侵略的一部分,台灣首當其衝,七七事變儘管表面上只是一次短暫的中日軍事衝突,但代表中國全面反抗日本侵略時機的來臨。淪為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民,更是最早走入這項歷史奮鬥歷程,從乙未戰爭開始,就以各種形式反抗日本的統治,貫穿半世紀,留下無數事蹟可歌可泣的故事。
二戰末期,中國陸續英國和美國簽署平等條約,解除百年梏桎,1943年底的開羅會議,決定了日本戰敗後台灣、澎湖回歸祖國,東三省收回,朝鮮半島獨立。中國更與美、英、蘇等同盟國四強,共同創立了聯合國,並成為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這一切偉大的成就均始於1937年7月7日宛平的槍聲,以及絕不妥協抗戰到底的決心與意志。

民族歷史的正義無可阻擋

徐宗懋認為,台灣應紀念抗日戰爭歷史。
徐宗懋認為,台灣應紀念抗日戰爭歷史。

儘管二戰勝利後,全球又陷入東西方意識型態的熱戰,國共內戰又造成中華民族的分裂,有關抗戰史實的解釋呈現分歧,但對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歷史的認識,對中華英雄兒女拋頭顱、灑熱血事蹟的尊崇,則是一致的,因為這代表民族的正氣,黨派之爭只能暫時阻礙民族的共識和團結,但最後回到正常的狀態,因為民族歷史的正義無可阻擋。
他指出,今年,大陸方面已經準備舉行一系列盛大的紀念活動,台灣也應該有相應的紀念活動。只有誠心紀念抗戰,弘揚民族正氣,才會取得勝利,因為正氣常存,不會受到短暫政局改變,如此自然可以去除殖民主義遺害,促進兩岸和平,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𢹂手合作,共同復興中華民族,推動世界和平。兩岸中國人只有加強團結,凝聚共同的民族感情,規劃共同的奮鬥歷程,才能共創共同的未來。
為了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由管中閔校長策劃,徐宗懋館製作的《吾土吾民:抗戰勝利及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大畫冊,已經完成文編美編工作,預定在9月1日完成裝幀出版。
他指出,編撰這本畫冊,就是要紀念這一段光輝的歷程,儘管兩岸有一些波折,遭遇一些困難,但在先賢先烈的奮鬥歷程中,都會找到彼此共有的精神,逐步消除進步的障礙,攜手合作,克服困難,共創光明的未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