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顧問、中國軍事專家梅惠琳上周三(26日)表示,台灣經濟可能無法維持 GDP 10% 國防支出,但至少應與美國一樣占 GDP 3.4%;又指台灣應發展能抵擋大陸登陸 30 天的能力。

梅惠琳出席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共同的威脅:當前地緣政治下的印太聯盟及責任分擔」聽證會時,表示支持美國在國防層面必須對台灣提出更多要求,畢竟台灣面臨大陸真正且迫切的侵略威脅;如果台灣希望美國在衝突中出手幫忙,從而冒著與大陸發生重大戰爭的風險,那麼台灣確實需要為遏止戰爭做出更多貢獻,並於必要時取勝。
梅惠琳評估在國防支出方面,雖然美國的軍事力量迄今能阻止大陸使用武力,但美國常規嚇阻力已經減弱。她說:「具體而言,當大陸在3到4週內佔領台灣,而美軍無法及時支援的這項既成事實想定,對北京來說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她又指出,大陸花了數十年落實軍隊現代化,目前正在進行強化指管及後勤的最後步驟,只要這些問題解決,解放軍將向國家主席習近平通報,已準備好以武力攻台,而這時間點很可能落在未來3到4年。
梅惠琳指,最佳短期解決方案是,台灣應該發展出能夠抵擋大陸登陸30天的能力;鑑於兩岸軍力嚴重失衡,如果沒有美國援助,台灣將永遠無法完全自衛。她形容如果美國沒有進行直接軍事干預,台灣不可能抵擋大陸。
她在最後總結時強調,台灣增加軍費,與其說是為了分擔美國負擔,不如說是台灣在對抗大陸使用武力方面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以及台灣需要在美國為保衛台灣而可能犧牲軍人生命的情況下,展現對自身防衛的認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