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宣布,將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貨輪徵收停泊費用,以扭轉中國在海運方面的主導地位。美國貿易代表處表示,已經完成對中國海事物流及造船業的301調查,會分兩階段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貨輪徵收費用,首階段由今年10月起生效,涵蓋中國擁有、營運,以及在中國製造的貨輪,並根據載貨量收費。在北京,商務部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領域301調查的最終措施,中方將密切關注有關動向,堅決採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美國貿易代表處指出,對停靠美國港口中國貨輪徵收費用的標準,初步為中國貨輪每趟美國航程,將按載貨容積被收取每淨噸50美元計算,並在3年內逐步增加。到2028年4月會實施第二階後收費,涵蓋外國製造的液態天然氣貨輪。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指,船舶和航運對美國的經濟安全和商業自由流通至關重要,華府的行動是要扭轉中國在這方面的主導地位,並應對美國供應鏈受到的威脅。
在北京,商務部批評美方濫用301調查手段,進一步破壞多邊貿易體制,指有關徵費不僅無法振興美國造船業,反而會提高與美國相關航運路線的運輸成本,增加美國國內通脹壓力,降低美國商品全球競爭力,損害美國港口、碼頭運營商和工人的利益,是損人不利己。
而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亦重申,徵收「港口費」、對貨物的裝卸設備加徵關稅等措施損人害己,既推高全球海運成本,擾亂全球產供鏈穩定,亦會增加美國國內的通脹壓力,損害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利益,最終亦無法振興美國的造船業。中方敦促美方尊重事實和多邊規則,立即停止錯誤做法,強調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內地《環球時報》報道指,美國國內行業亦警告,徵收港口費將推高當地消費價格,並引發全球航運業擔憂,因為全球十大航運公司的船隊中,大部分船隻都是由中國製造。外國傳媒分析,在美國加徵關稅的背景下,港口費計劃勢必進一步加劇國際貿易混亂,美方新規定將直接影響全球運力最大的中遠海運等中國企業,亦會波及馬士基、地中海航運等大量訂購中國船舶的國際公司。
英國特許出口與國際貿易協會總幹事福吉奧尼表示,美國的關稅措施已造成船舶嚴重積壓,歐盟地區更為明顯,英國港口亦出現顯著擠擁,這是美國政策的直接影響,不確定因素及混亂進一步推高消費價格。
商務部發言人說,美方措施充分暴露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政策本質,是典型的非市場做法,具明顯的歧視色彩,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嚴重擾亂全球產供鏈穩定,嚴重違反世貿規則,嚴重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和國際經貿秩序。
中方敦促美方尊重事實和多邊經貿規則,遵守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停止甩鍋推責,盡早糾正錯誤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