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衝擊下中國上演A股保衞戰 「國家隊」增持傳遞重要信號

香港中通社記者黎金良報道,受美國新一輪所謂對等關稅政策衝擊,中國A7日遭遇黑色星期一,但在市場恐慌情緒蔓延之際,中央匯金公司盤中緊急公告宣布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直接向市場傳遞政策底信號。

中央匯金公司盤中緊急公告宣布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直接向市場傳遞「政策底」信號。(中新社資料圖片)
中央匯金公司盤中緊急公告宣布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直接向市場傳遞「政策底」信號。(中新社資料圖片)

當日上證指數盤中跌幅一度超9%,創業板指數暴跌12.5%,超5,200隻個股下跌。匯金增持ETF的消息傳出後迅速提振市場信心,尾盤部分寬基ETF成交顯著放量,三大指數跌幅收窄,其中上證指數跌幅收窄至7.34%。匯金明確表示,此舉為「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中央匯金作為「國家隊」代表,其增持行為歷來被視為政策維穩的重要信號。此次操作的特殊性在於,不同於以往盤後公告,匯金此次選擇在交易時段發布增持消息,直接向市場傳遞「政策底」信號。

分析認為,匯金此次重點增持滬深300、上證50等寬基ETF,而非個別股票,旨在通過指數化工具對沖系統性風險。這種策略既能避免個股操縱嫌疑,又能高效引導市場流動性。

匯金操作並非孤立行動,中國證監會去年推進新「國九條」,嚴把IPO入口、優化分紅機制,並鼓勵保險、年金等長期資金入市。市場分析認為,匯金增持既緩解短期拋壓,也為後續增量資金入場創造條件。

事實上,中國政府對於此次美國發起新一輪的關稅戰早有準備,後續政策工具箱,還是有不少牌可打。

除匯金增持外,市場普遍預期更多穩市措施將陸續出台。荷蘭銀行經濟學家指出,貿易戰爆發可能促使中國央行短期內降息或降準,以對沖經濟下行壓力。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也明確表態,降準、降息等工具「隨時可以出台」。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也傳遞重要信號,提到當前中國經濟企穩向好,應對美關稅衝擊有底氣、有信心,及做好了應對衝擊的各種準備。中國始終是全球經濟的穩定錨和避風港,歡迎外資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共同分享中國市場發展的巨大機遇。

早在一個多星期前,中國四大國有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齊發公告,披露通過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合計募資5,200億元人民幣,其中財政部出資5,000億元,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這一行動標誌着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行補充資本的政策正式落地。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對香港中通社表示,國家主動出手注資,是提前為銀行體系穿上「防彈衣」,着眼於未來風險與經濟支持能力的提升。

不少分析認為,當前A股估值已處歷史低位,匯金的「逆周期布局」或許正為市場築底。但真正的轉折點,或許仍需經濟基本面與政策共振,而這在今年全國兩會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已有着墨,提早布局穩經濟,並確定了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為5%左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