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減美大豆需求應付貿易戰

中國現時以大豆作主要豬飼料。(互聯網)
中國現時以大豆作主要豬飼料。(互聯網)

中國早前宣佈向美國進口大豆徵收25%關稅,以作反制美國針對中國貨品加徵關稅措施。中國是美國大豆主要出口市場,佔出口量62%。但同時,中國對美國進口大豆有龐大需求。內地經濟日報今天(8月6日)指中國可透過推廣低蛋白日糧配方、增加雜粕進口、擴大國內生產等措施,能於2018年內使大豆進口量減少1000萬噸以上。

根據國泰君安期貨農業研究員報告,2017年中國大豆產量只有大約1500萬噸,但消費量超過110,00萬噸,並繼續不斷增加。而其中美國大豆出口量僅次巴西,位居第二,單計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已有3286萬噸,佔9600萬噸總進口量34%。

中國把大豆提取豆粕用作主要牲畜飼料的蛋白原料。內地經濟日報報導指,中國現時可以低蛋白日糧技術,通過向豬補充四種限制性氨基酸,降低豆粕等蛋白原料添加比例3%,豬肉的產量和質量也不會受影響。廣東恆興飼料實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海濤表示,中國賴氨酸(氨基酸之一)生產能力充足,若使用低蛋白日糧技術,可減少約5%至7%豆粕消費需求,約大豆500萬噸。加上蛋白原料不僅只靠豆粕,也可來自其他雜粕,例如菜籽粕、葵仁粕、棕櫚仁粕等。而隨著豆粕價格上升,選擇其他雜粕也是經濟可行。上海匯易咨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及首席咨詢師李強指,今年全球除豆粕外,主要粕類產品出口前三大品種依次為棕櫚仁粕、葵仁粕和菜籽粕,總出口量為2020萬噸。而中國目前對這些雜粕的年進口量并不大,總進口量為155萬噸,具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他測算,若今年中國增加進口共800萬雜粕,理論上可替代約480萬噸豆粕,折合進口大豆約600萬噸。

另外,大豆也可製成豆油。而於5月16日,中國農業農村部已表示,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將增加1000萬畝。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傅廷棟表示,中國長江流域約有1.5億畝冬閑耕地和灘塗,其中6000萬畝可率先利用。如果冬閑地實現一季油菜籽與一季大豆輪流耕作,每年至少可產出1000萬噸至2000萬噸油料作物。

《人民日報》也曾引述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稱,加徵關稅後美國大豆進口成本增加,國內企業將大幅減少美國大豆的採購。截至6月28日,中國已經三星期沒有新增採購美國大豆,同期累計取消了61.5萬噸美國大豆訂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