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先行先試交報告 引市民意見指不宜8月推行甚至應取消

環保署向立法會提交垃圾徵費先行先試的報告,指公營房屋及私人住宅平均「指定袋」使用率只有20至56%,其中三無大廈只有20%。報告指,不少居民反映認為垃圾收費擾民,亦有表示收費太貴,負擔很重,擔心法例生效後會增加四處亂抛垃圾的情況;大部分前線清潔工表示因需要另外處理沒有用指定袋包妥的違規垃圾,以致工作量大增,非常辛勞,又表達擔心法例執行後會與居民產生糾紛,甚至誤墮法網,有個別工人表示會因此轉職。

為期約兩個月的先行先試計劃昨天已結束。
為期約兩個月的先行先試計劃昨天已結束。
環境局長謝展寰於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展開時,視察收集垃圾的情況。
環境局長謝展寰於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展開時,視察收集垃圾的情況。

政府下周一會到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交代垃圾收費先行先試計劃情況,以及政策走向。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出席一項活動後,被問到垃圾收費政策走向時回應指,下周一會詳細交代。

環保署向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提交的報告又引述食肆、商戶和院舍管理層指,垃圾收費會對經營成本構成壓力,又建議改善大型指定袋的設計,方便使用和包裹垃圾。

報告之中綜合居民在問卷中反映的意見,建議取消垃圾收費,或讓社會充分了解和準備,不宜如期在8月1日推行;而綜合商場商戶意見,指在經濟環境差的情況下實行垃圾收費,是勞民傷財,建議推遲執行或取消計劃。

報告刊載的各持份者主要意見,全部屬負面意見,而報告未有交代政府的立場或建議的政策走向。署方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為期約兩個月的先行先試計劃昨天已結束,已聯絡通知各試點,感謝他們參與及回饋寶貴意見和經驗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