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具大學學歷人士要增值 孫局長預告再培訓局會好忙

為迎接疫後復常,特區政府「磨拳擦掌」準備「由治及興」,但卻換來「全城人才荒」,一出閘便脫腳。有消息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近日與僱員再培訓局委員「打招呼」,強烈暗示政府有意重整本港的勞動力,其中一招,是大膽推出再培訓具大學程度人士的計劃。據知更豐富的內容,會涵蓋在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內。

文:鄭濬文

全城人才荒,孫玉菡有責任解決問題。(資料圖片)
全城人才荒,孫玉菡有責任解決問題。(資料圖片)
再培訓局將為具大學資歷人士增值。
再培訓局將為具大學資歷人士增值。

再培訓具大學學歷人士的重任,將落在僱員再培訓局身上,孫局長近日已向再培訓局成員言明:「大家將會忙碌,辛苦了。

各行各業都大喊「缺人」,直接影響特首李家超提出的「拚經濟」大計,不能單靠「輸入勞工」。有政界人士認為,輸入外勞只能治標,若要治本,必須重整本地勞動力的素質,讓其能夠更配合市場需要。

據悉,局方有意調整再培訓課程,使其包容性更廣泛,當中計劃放寬報讀課程的資格,讓具大學程度的打工仔也可以接受再培訓。與此同時,亦考慮改進再培訓課程的結構,例如增加與企業合作的數目,加強「與就業掛鈎」的課程,讓學員報讀時,已了解工作環境及性質,當修畢課程後便立即上班。

悉,局方早前收集到的數據顯示,隨着普及教育推行,勞動力的學歷也相應提高,中三以下佔成,中三、副學士資格佔兩成,而大專程度或以上有成,屬具知識形的勞動力人口。

局方亦同時發現,近年本地勞工較傾向選擇一些體力勞動較低的工種,故令到一些過去較熱門的行業,例如家務助理、安老院護理員等,無論入行或報讀再培訓課程,均乏人問津陪月員則較受歡迎

經評估後,局方認為,有一班具高學歷的勞動人口,對再培訓課程具一定需求,加上目前的再培訓課程「要讀都讀了」,亦是時候作出調整。特區政府認為,目前香港的經濟結構,必須走高檔的生產模式,才能維持整體經濟發展。

因此,再培訓的方向,也需按實際與時並進。有政府人士指出,「現時通街都大學生,他們的技能未必能用到一世,況且,在推行高新科技時,也不是個個都是最頂級工程師,還需要更多中及基層的操作員,他們只需在現有知識基礎上,學習其他新技能,故再培訓實在需要。

特別愛增值計劃受歡迎

政界人士透露,疫情期間,各行各業都受到打擊,為「養住」失業人士,特區政府推出「特別愛增值計劃」,歡迎不同學歷人士報名,讓他們藉此空檔增值自己,最終反應很好,反映要有大學學歷人士接受再培訓,並非沒有可能。

據了解,政府考慮到放寬再培訓報讀條例為其中一個選項,其次就是加強「與就業掛鈎」的工種,為機構度身訂造某類型培訓計劃,讓報讀學員預先了解本身的工作環境,而有關課程主要針對企業或較大型機構,例如,現有的酒店房務員、燒味廚師等。

據知十月公布的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會有更多篇幅,談到如何提升本地勞工的素質,因此孫玉菡與再培訓局委員見面時,已預先打了招呼,指出未來會很忙碌,大家辛苦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