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料網記者文武報道】商務及經濟局局長丘應樺昨日(13日)接受媒體聯合訪問時表示,香港經濟發展平穩,去年至今年首季,投資推廣署共協助約600家海內外企業到香港落戶發展,在港的內地及外資企業總數為9039家,比2022年上升超過60家,其中來自美國、英國、新加坡和日本的企業,這些數據反映出,外企對香港充滿信心,希望利用香港的平台,進入大灣區的市場。丘應樺提供的這些數據,有力地回應了國際上一些唱衰香港,散佈大量外企撤離香港的不實言論。
香港是海內外企業發展的理想地方
丘應樺表示,香港具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是全球最開放的經濟體,是本地和海外企業,中小型企業和初創企業,設立據點和發展業務的理想地方。去年投資推廣署一共協助大約380家內地和海外企業在香港落戶發展,較2022年增長大約27%左右,今年首季則協助200家企業到香港,比去年同期增長40%。美國、英國和新加坡已連續4年成為經投資推廣署到香港設立公司的主要來源地,可以見到這些國家對香港的投資環境一直有很大期望,也希望香港作為他們業務發展的基地。
2022年,特區政府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截止今年5月,已成功引進接近50家企業到香港,當中包括歐美企業,未來幾年,這些企業將在香港投資超過400億港元,創造13,000就業機會。
駐港跨國企業回升至9,039家
丘應樺指出,過去幾年,受疫情影響,確實有一些跨國企業把設在香港的地區總部遷離香港,疫情過後,留在香港的內地及跨國企業的數目,維持在9,000家左右。根據投資推廣署的統計,2023年這些公司的數目回升到9,039家,數目已有所回升。
具體而言,內地駐香港的企業大約有2,177家,日本企業超過1,400家,美國企業1,273家,英國企業671家,新加坡企業超過700家,這些外地企業整體對香港的投資達到616億,創造很多就業機會。
20%跨國初創企業來自美英新
2023年,到香港的初創企業數目超過4,259家,按年上升大約7%,當中又有20%的創辦人來自英國、美國、新加坡等國家,這些數據反映外國企業對投資香港的興趣,以及透過香港開拓中國內地市場,尤其是大灣區商業市場。
丘應樺表示,從數據看,新加坡企業也對香港有信心,認為可以借助香港作為進入大灣區市場的平台。而且,在「一國兩制」下,外企到香港發展有很多好處,包括可以有稅務優惠,以及商貿的便利。
根據CEPA的相關規定,符合CEPA原產地規則的產品可以零關稅優惠進入內地市場,在港外資企業也能享有這樣的待遇。截止今年4月,香港已經批出接近25萬個CEPA原產地證書,貨品出口總值超過1,530億港元。2024年3月底,內地統計,關稅優惠接近百億人民幣。
香港可助內地走出國際
另一方面,香港已與全球33個經濟體簽訂24份投資貿易協議,並已簽訂8份自由貿易協定,包含20個不同的經濟體,還將繼續推進與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國的投資談判,並積極爭取加入RCEP。
香港在全球有60多個辦事處,覆蓋128個國家,這是香港的優勢,可以協助內地企業走入國際市場,因而也吸引不少內企到香港發展。
政府大力推廣電子商貿
丘應樺還表示,跨境電子商貿是未來發展的重點,而內地是全球電子商貿發展得最好的地區,全球電子商貿總值是41萬億人民幣,其中內地已超過15萬億人民幣,香港也正在研究發展電子商貿,建立多項基金,鼓勵企業推動電子商場市場。今年8月,貿發局將舉辦一個大型跨境電子商貿推廣活動,在內地推廣香港品牌。
丘應樺笑稱,一些香港人對跨境電子商貿還不太熟悉,而他本人早已是電子商貿的熟客,幾乎每天都有電子商貿貿的產品送到家門,未來香港也要大力發展電子商貿,包括要普及電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