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海恩倡港建立清真國際認證標準 藉此提高國際間的話語權

行政長官李家超多次走訪中東,積極開拓新商機。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容海恩表示,目前全球清真經濟正快速成長,預計到2027年,全球穆斯林花費在清真食品產業的金額高達1.89萬億美元,但目前清真市場尚未普及,在「雙循環」與「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香港可以建立一個標準國際化的認證標準,建構「認證+金融+物流」三位一體的清真產業生態系統。

容海恩倡港建立清真國際認證標準。(本刊記者攝)
容海恩倡港建立清真國際認證標準。(本刊記者攝)

為推動清真商機,容海恩專誠挑選一間清真餐廳,品嚐清真食品外,還向傳媒展示多款在香港清真店舖購買的清真產品,包括化妝品、羊奶粉、胃藥、香水檸檬陳皮,有關產品共花費800多元左右。她表示,目前只是商會之間的互認,認為政府可以把握這個勢頭,製訂一套具國際級的清真標準,共建「東亞一中東互認框架」,提高香港在國際清真認證領域的話語權。

容海恩建議政府制定清真產業相關條例,明確清真產業的定義、認證標準、監管機構及法律責任,為香港清真產業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以加強在清真市場中爭取標準制定權的實力。

至於如何在香港推動清真產業,她指出,在推動清真市場上,尚處於起步階段,只集中在旅遊層面,故特區政府應專門設立跨部門小組,包括旅發局、貿發局、商經局、創科局等部門,提供「一站式」平台,便利相關企業或機構申請,善用人工智能協助處理表格和進行初步審核,並研究讓香港品質保證局增設清真認證專責部門,專門負責清真認證工作,提升認證的專業與權威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