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成立跨部門專組 跟進仁滙醫務集團疑結業事件

主要提供疫苗注射服務及健康檢查的仁滙醫務集團日前傳出結業。政府昨晚表示,已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跟進事件,務求盡快處理有關個案,為涉事市民提供協助。專責小組由保安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海關、警務處、衞生署及消委會代表組成。

仁滙醫務集團日前傳出結業,政府昨晚表示,已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跟進事件。
仁滙醫務集團日前傳出結業,政府昨晚表示,已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跟進事件。

海關正積極了解事件,並會就《商品說明條例》的不良營商手法作跟進調查。截至周五下午4時,海關和警方共接獲312宗舉報,消委會就接獲157宗相關投訴。對於有受影響的家長擔心子女繼續接受疫苗的問題,政府表示,衛生署轄下29間母嬰健康院都有為初生至5歲嬰幼兒,按照「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提供免疫接種服務。

衞生署指出,受事件影響的兒童若曾在母嬰健康院登記,家長可致電預約,到母嬰健康院諮詢醫護人員有關子女未來所需接種的疫苗。衛生署會為受影響兒童接種餘下所需的疫苗,並向合資格兒童提供免費服務。衞生署已開設電話熱線21251188,及手機短訊61708006供有需要市民查詢,熱線由今日(5月3日)開始運作,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直至另行通知。

消委會表示,共接獲157宗相關投訴,涉款約100萬元,最高金額的個案為1.7萬元,每宗個案平均金額約6400元。其中有90宗涉及更改或終止合約,62宗涉及店舖結業,其餘5宗分別涉及銷售手法、服務延誤或服務質素。 衞生署證實,仁滙醫務集團並非《私營醫療機構條例》下的持牌處所。消息指,警方至今共接獲7宗有關報案,涉及金額約6萬元。案件暫列消費糾紛處理。

另外,積金局指,仁滙未為3名員工繳交去年11月至今年2月的強積金供款及附加費,涉款約11800元,局方已經要求立刻補交,否則會入稟法院作出民事申索,為受影響員工追討款項。 積金局表示,仁滙已繳交今年3月的強積金供款,至於上月款項的供款日在本月12日,會繼續密切監察有關供款情況及採取適當行動,又說目前沒有收到相關投訴。

最新文章